您的位置:首页>银行 >

资管新规实施后 部分中小银行不再发行理财产品

2022-09-19 10:31:57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广阔市场,此消彼长。在理财公司数量逐步增加的同时,部分中小银行却选择退出理财产品发行队伍。

中信建投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机构减少26家,预计主要是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已经不再发行理财产品,逐步退出理财市场。

资管新规实施后,监管部门坚持“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则,有序批设了30家理财公司。此前有专家测算,按照成立理财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亿元的要求来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的银行才有成立理财子公司的必要。

在此背景下,更多中小银行选择将发力点集中在代销领域,且已经开始取得不错的成绩。

部分中小银行不再发行理财产品

2018年底出台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要求,理财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10亿元;同时,还应遵循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从业人员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其他准入条件。

对此,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称,理财子公司的注册资本直接消耗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对资本充足率带来影响,同时还可能削弱银行其他业务拓展能力。在理财子公司投入资本10亿元,就意味着银行将可能在其他业务上收缩规模。据此,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的银行才有成立理财子公司的必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银行选择退出理财产品发行队伍。根据中信建投证券发布的研报,2021年有301家机构发行理财产品,其中2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于当年成立,即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机构是279家。2022年6月末总计有253家银行机构发行理财产品,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机构再次减少26家,预计主要是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已经不再发行理财产品,逐步退出理财市场。

据资深金融专家周毅钦预测,资管新规对理财业务提出更高要求后,未来全市场将从500多家理财产品发行机构压缩到40-50家理财公司。

从存续规模看,理财公司已是市场第一大机构类型。《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公司存续产品11771只,存续规模1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1.21%,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65.66%。

据中信建投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分析,理财公司市场份额提升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中小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受限后,银行理财子产品发行节奏在加快;另一方面是中小银行在加快代销理财子公司的产品。

中小银行发力理财代销业务

现阶段,越来越多中小银行将重心转向理财产品代销。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披露,上半年,有存续产品的25家理财公司均开拓了代销渠道,1-6月累计被代销金额26.10万亿元,截至6月底被代销余额为18.95万亿元。上半年,理财产品代销机构数量逐步上升,6月有199家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较1月多出83家,可以看出理财代销渠道正得到不断拓展。

从引入产品数量来看,江苏银行、厦门银行和兴业银行代销业务开展较为积极,代销理财公司产品数量(不含控股理财公司的产品)较多。普益标准统计的数据显示,江苏银行代销了658款产品,准入产品数量最多;厦门银行次之,共代销了622款理财公司产品;兴业银行代销了557款产品。此外,准入理财公司产品数量靠前的12家代销机构对理财公司的代销偏好均较集中。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厦门银行代销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余额超过180亿元,较年初增长57.49亿元,增幅45.70%,创造规模新高点,代销理财产品余额首次超过自营余额。

由此看来,丰富产品种类、建设开放式平台能够为中小银行发力财富管理带来助益。要想打造好“产品超市”,中小银行也必须搭建更为完备的筛选体系。普益标准研报认为,理财产品渠道方在筛选代销产品时,要考虑产品风险特征、流动性、资产配置特点等因素,细化产品筛选。更重要的是,销售机构应对客户实施精准画像,也可以应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投资者真实理财需求,代销产品的引入不应该仅考虑规避风险,更不应该仅追求短期销售利润,要从客户真实需求出发,引入相适配的代销产品,以提升客户的投资体验,增强客户满意度、忠诚度。(胡杨)

关键词: 中小银行 理财产品 理财公司 银行机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