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银行 >

人民银行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

2022-08-29 10:00:28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今年3月,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聚焦新市民这个特定的主体,鼓励引导银行和保险机构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

新市民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目前约有3亿人,在各省市分布很不均衡。这些新市民的生活状态,就如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所描述的大都市中异乡青年,“活在当下,干在他乡,摸爬滚打,望向远方”。从传统金融的视角看,绝大多数的新市民有“五低”的特点:低收入,低福利,低消费,低积蓄,低资产,属于所谓的“长尾”人群,一般很难达到传统的银行信贷的准入标准。这是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最大难点。

加强对新市民创业就业等方面的金融服务,体现了中央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政方针。落实到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金融业深化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这几年,金融机构应用数字化技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取得了初步成绩。下一步,要全面拓展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必须解决数据鸿沟问题。

一是公共数据尚未建立共享制度。由行政机关、公共服务机构、公益组织等具有公共属性的机构处理的数据应属于公共数据。目前的问题是,公共数据的部门所有制所导致制度性数据孤岛依旧存在,涉及新市民的公共数据分散在工商行政管理、税务、海关、司法等不同的局域系统中,开放共享的水平不高,影响新市民信用价值的发掘。如何在适度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公共数据共享,尚未形成明确的制度规范。

二是移动支付数据尚未形成可行的共享模式。近十年来,我国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数字化平台直接链接亿万民众,广泛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2020年12月,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到8.54亿,网民使用移动支付的占比高达86.4%,而且移动支付市场规模的年增长率超过20%。数字化的移动支付平台已经成为新市民的数据入口,拥有关联新市民的相对完整的数据,不仅有支付数据,而且有生活数据、行为数据和个体经营活动数据。

银行和保险机构的优势是握有金融业务牌照,握有资金资源,劣势则是欠缺对新市民长尾人群的长期跟踪和数据支持,对大多数新市民难以精准评估其信用状况和需求,提供金融服务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商业主体尤其是数字化商业平台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成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关键。

运用信息技术,对新市民群体的现状、需求、收入水平等进行挖掘,建设完整良好的数据基础和服务能力,不仅可以判别新市民群体当下的状况并精准提供急需的金融服务,甚至可以进一步预判相关新市民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不仅做到为新市民的现在兜底,还能为未来铺路。

第一,共享,建立跨部门和跨局域的公共数据共享制度。

应该通过立法和行政指令的方式,改变公共数据的“行政部门所有制”。国家应该建立标准统一的公共统计制度,建立集中统一的公共数据库,建立互联共享的公共数据应用系统,形成能够支持新市民金融服务和其他社会服务的基础设施。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应该建立跨局域数据共享的征信系统,整合不同部门的数据资源,执行统一标准,采集关联新市民的金融业务、工商登记、税费缴纳、国际贸易、市场诚信等信息数据,为更多的新市民积累信用记录,赋予信用标记,实现信用增值。

第二,链接,建立跨平台金融服务生态圈。

应该聚焦服务业等新市民群体创业就业较为集中的行业,探索与更多市场主体联手,让长期服务新市民的市场主体成为金融机构与新市民之间的连接器。例如,一些在线订餐服务平台在供需两端广泛连接包括外卖骑手、餐饮商户在内的数以亿计的新市民群体。其服务场景特质与数字化平台属性,非常适合充当金融机构与新市民群体和容纳新市民就业较多的小微企业的连接器。金融机构与在线订餐服务平台企业合作,发挥场景流量、数据沉淀优势,可以增强金融机构在新市民金融服务中的风险控制、营销触达能力,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李礼辉)

关键词: 新市民金融服务 银行信贷的准入标准 互联网经济发展 移动支付数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