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银行 >

任雎岚:优化“隔离险”的保险责任 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保障需求

2022-02-08 10:54:53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定价低必然有限制

在“隔离险”走红的同时,不少消费者纷纷表示,理赔并不像投保时说得那么容易。黑猫投诉台数据显示,有关“隔离险”的投诉多达1500余条。消费者投诉的重点在于“理赔条件苛刻、不予理赔”“台搭售”“退保手续费高”等。

记者发现,不少“隔离险”的销售场景是在出行软件上,并常与飞机票、火车票购买页面一起出现。消费者在购票的同时,或自愿顺手下单,或在无意间被搭售。此外,“隔离险”的除外责任较多,比如次密接、非自费、居家隔离、境外回国、全域管控等都是除外责任,均不在赔付范围内,并且提出理赔申请时要提供隔离证明材料。

对此,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负责人朱俊生表示,从产品定价逻辑上来讲,产品的保障责任和除外责任等都是与产品的价格对等的。“隔离险”价格低廉,责任范围必然会有一些限制。这些除外责任很大程度是为了保费能够更加低廉。

众惠相互有关负责人表示,“隔离险”的定价主要是根据当前疫情情况进行的大数据定价,其定价符合监管要求和精算标准。

其实,所有保险产品都会有除外责任。一方面是为了定价更合理,另一方面也是防止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等情况的发生。“比如免责条款过于宽松,消费者可能更乐于被隔离,从而引发逆向选择问题。”朱俊生表示。

产品不断迭代中

在业内人士看来,“隔离险”之所以迅速火爆,是因为切中了消费者恐因疫情被隔离的痛点。此外,“隔离险”产品价格低廉也是其走红的原因。例如,某保险公司的“隔离险”产品保险期间30天,保费仅需9.9元;保90天,保费29.7元,集中隔离津贴达到150元/天,最高14天;确诊保险金1万元。另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保费为59元/年,被要求强制隔离后,按照200元/天进行给付,最高给付天数为30天;确诊保险金1万元,轻型赔付1000元,普通型赔付3000元,重型赔付8000元,危重型赔付1万元。

“‘隔离险’能够通过保险的方式对被保险人因隔离带来的收入损失等进行一定补偿,显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算是行业的一种积极探索。”朱俊生对记者表示。

“隔离险”属于一种创新产品,相对缺少精算定价基础,某险企高管对记者表示,但通过两年的理赔数据和公共数据,目前行业已积累了一定的精算数据,虽不完备,也是保险公司积极开发“隔离险”的底层基础。据了解,众安保险已经在“众安疫无惧综合意外险”的基础上,迭代推出了“众安爱无忧意外伤害保险”,这款保险将居家隔离也纳入保障责任范围内。

“目前,险企销售的这种附加隔离责任的意外险产品也是为了收集数据,并为今后修订完善产品提供定价依据。”该险企高管表示。

根据自身需求投保

目前市面上形形色色的“隔离险”不少,各产品的保费差别也较大,且大多借助互联网台销售,对投保人的专业知识储备要求较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于消费者来说,投保“隔离险”不能盲目下单,应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投保,并且在投保前要详细阅读投保条款:

一是投保时要确认自己是否满足投保条件,比如是否符合职业、投保地域、投保份数等方面的要求;二是在选购保险产品时,应注意阅读保单条款、产品的特别约定、投保须知、除外责任等;三是理赔时提供的资料需完整并满足理赔条件,按照相关理赔要求提供相应的隔离证明文件。

对于未来“隔离险”产品的完善,北大汇丰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中心主任雎岚认为,下阶段,保险公司或台应对易混淆和除外责任部分进行明显提示。伴随经验数据的积累,也可针对需求对产品条款进行合理、有针对地动态调整,逐步扩大和优化“隔离险”的保险责任,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保障需求。(房文彬)

关键词: 风险管理 众惠相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