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银行 >

平安银行完善反洗钱机制 加强账户风险信息安全保护

2021-09-27 16:55:24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客户账户的业务流水交易对手众多、过渡性质明显……”平安银行智能模型侦测异常情况后发出预警。平安银行人工介入后发现,该账户多人多组合同时频繁共用IP地址,多名交易对手存在可疑交易关联,在进行仔细侦测后,最终判断该团伙涉嫌电信诈骗或为上游犯罪转移资金,已属于违法犯罪的范畴……

近日,平安银行行长助理蔡新发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采访时表示:“面对交易场景复杂、覆盖范围广泛、追踪记录难度高等挑战,商业银行开展反诈反赌工作需要更具前瞻性的金融科技视角,进而系统地识别和管理运营风险。”

“断卡”行动面临“识别难”挑战

为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多发态势,去年10月,国务院联席办决定开展以打击、治理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团伙为主要内容的“断卡”行动。

结合实践,平安银行运营管理部业务负责人史昕向《中国银行保险报》指出,“断卡”行动对商业银行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是识别难度高。近年来,相比前往银行网点,客户更倾向于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办理业务。与之相应,银行卡、存折也逐渐被数字化、虚拟化的媒介替代,快速准确识别持卡人身份的难度加大。

其次,商业银行的管控策略不断升级,犯罪分子也在不断调整诈骗手法、更换转账渠道。比如,目前银行网点和ATM自助取款机的反诈机制设置已经趋于完善,犯罪集团就将目光转向了更隐蔽的快捷支付、移动支付等线上平台。为了躲避商业银行的监测,涉案账户也存在分批启用、间歇性使用等特征。

此外,客户开户体验与客户风险管控之间也难以平衡。“商业银行强化账户风险管控后,误伤了许多有实际开卡用途却又无法提供辅助证明材料的客户,‘老百姓开户难’的抱怨时有发生。”上述业务负责人指出。

蔡新发表示,多种因素叠加,商业银行若想降低欺诈事件发生概率,需要形成从账户开立到用户行为各个环节的全面防御。在做好风险防控、预防和遏制金融犯罪的同时,尽量精简和优化业务办理流程,为客户塑造有温度的服务体验。

“被动处理”变“主动侦查”

科技的应用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据史昕介绍,目前,平安银行通过应用金融科技,在风险管理上已经完成了从“被动处理”向“主动侦查”的转变,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客户交易运营风险管理体系。一方面,该体系通过数据分析进行风险管理。依托大数据,全行所有账户均拥有多维度画像,帮助识别、防范可能出现的业务风险。针对不同风险评级的账户,提供了与之相匹配的运营风险解决方案,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等不同阶段。另一方面,这一体系能够涵盖从侦察到调查再到处置的各个环节。

“目前平安银行在客户准入上,通过额度预测与风险监控模型辅助新用户额度审批;交易过程中,通过人脸识别验证是否为客户本人操作,降低出租出借账户的风险;交易事后会凭借电信诈骗监测专用模型,持续对可疑账户进行排查。”蔡新发介绍。

据了解,仅今年7月,平安银行反赌反诈模型监测到的可疑账户中,有60%被确认异常并实现管控;近两年通过堵截电信诈骗等风险事件避免客户损失达23.47亿元,有效守住了客户的“钱袋子”。

联防合作需注重信息安全

随着国内金融业务发展创新、国际反洗钱要求不断提高,商业银行账户风险管理必须具备随时调整优化的能力。

今年4月,央行发布《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办法》,从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系统保障、内部审计及防范境外机构反洗钱监管风险等方面对商业银行提出新的要求。

史昕介绍,根据最新出台的管理办法,平安银行展开了多项业务优化,包括针对大型运营风险,建立以数据驱动的管理体系,降低人为主观影响。通过直播、现场授课、小贴士宣导、案例汇编分享等方式,提高员工的风险防控工作意识,进而提升员工账户风险管理能力。

在联防合作方面,在遵守国家关于个人隐私的各项法律法规前提下,以“知情同意”“最少够用”为原则,进行信息的合理应用;建立数据、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内外部合作交流机制,打造更严密的联合防控体系。

在信息安全方面,进一步加强了账户风险信息安全保护,对银行员工强调保密原则和泄密后果,同时上线部分客户信息掩码功能,完善反洗钱机制。

“未来,伴随着‘断卡’行动、反洗钱工作不断推进,更多涉案数据和新型涉案形式也将不断呈现。平安银行将对此时刻保持关注,不断优化预警模型,提升整体风控水平;利用账户风险管理系统资金和账户的综合信息优势,为司法机关办案提供快速、跨行、跨地区综合协查支持,达到促进金融稳定的目的。”蔡新发说。(实习记者 许予朋)

关键词: 平安银行 账户风险 反洗钱机制 信息安全保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