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银行 >

温州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承压 经营业绩不乐观

2019-03-13 15:22:56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该行去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34亿元,距离2017年的净利润总额还差5.68亿元,2018年全年净利润下降已是大概率事件

当“甜蜜蜜”、“粉红色的回忆”等流行歌曲在街头巷尾响起时,当以城市冠名的发廊随着邓丽君、韩宝仪轻柔的嗓音遍地开花时,“温州”这个地域概念就开始不断冲击和刷新中国人对于新生事物的认知。温州的纽扣、温州的皮带、温州的鞋子,再后来是组团炒煤、炒矿、炒房,可怕又无所不在的温州人也逐渐成为“有钱人”的代名词。

然而,属于温州自己的城商行——温州银行,却没有因为本地人的提前富裕脱颖而出。相反,在风起云涌的地方银行上市热潮中其一直显得过于沉寂。上市进程拖沓缓慢,直到2019年2月底正式官宣进入上市辅导期后外界才突然发现,这距该行公开表达上市意愿其实已过去了11年。

这当然与始于2011年的温州借贷危机有关。彼时,当地企业倒闭和跑路潮屡见报端,而温州银行亦受到不小的影响。

事实上,直到今天,温州银行仍未完全从资产质量恶化的泥沼中全身而退。2019年新年伊始,该行上海分行又被曝出踩雷主打游戏产业的*ST富控(600634.SH)。截至目前,这家总市值不过16.93亿元的公司仍处于停牌之中。

资产质量仍有下行压力

温州一度保持着中国民营经济风向标的地位,但近年来受民间借贷危机影响风光大减。当地人士坦言,“温州可以说遭遇了系统性风险,房价跌幅少说有30%,银行不良更是不断攀升。温州的银行收回了很多抵押物,而这些抵押物绝大多数都是房子”。

作为当地的城商行,温州银行自然难以逃脱资产质量恶化的命运,处置不良资产成为银行主事者过去几年相当重头的工作。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温州银行分别处置不良贷款36.30亿元、33.15亿元和25.15亿元,处置方式主要是向当地资产管理公司打包出售不良资产,而上述三年贷款核销规模分别为10.43亿元、13.78亿元和8.15亿元。

与此对应的,是温州银行不良贷款率的高企。三年间,其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3%、1.45%、1.44%。

联合资信出具的评级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温州银行严格贷款五级分类的划分标准,不良贷款规模及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截至当年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16.57亿元,逾期贷款规模27.69亿元,不良贷款率1.87%,较2017年末再度上升;拨备覆盖率150.14%,贷款拨备率2.8%。“考虑到逾期贷款规模增幅较明显,温州银行未来面临一定的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评级报告中如是评价。

麻烦的是,惯性还在持续中。最新数据表明,至去年三季度末,温州银行不良率已升至1.98%,而同期全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87%。

由于金融监管趋严,温州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在压缩同业负债规模、投资资产非标转标方面亦有较大压力。

近年来,温州银行非标产品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品种以资产管理计划、信托产品和理财产品为主,上述投资资产全部纳入应收款项类投资科目下。截至2017年末,温州银行非标准化债务融资工具投资余额为744.63亿元;其中,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产品资金投向主要为政府公共类项目和房地产项目,期限以1—3年为主。

温州银行房地产贷款规模和占比目前也呈现出上升态势。“截至2017年末,温州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余额86.14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0.90%,与房地产行业高度相关的建筑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7.74%,二者合计占比较高。此外,2017年末,温州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中投向房地产业的资金金额为49.22亿元。”联合资信在提示该行房地产风险时特别强调了这组数据。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温州银行房地产贷款数据上升或与其股东结构有关。温州银行前五大股东分别是新湖中宝(600208.SH)、温州市名城建设投资集团、温州市财务开发有限公司、新明集团、大自然房地产开发集团,均与房地产开发有关。

此外在今年1月份,陷入债务危机的*ST富控在披露债务情况时,曝出温州银行“不幸中招”。据了解,*ST富控的表内借款共计32.39亿元,共涉及11家金融机构,而温州银行是踩雷银行中涉及金额最高者。2月底,该行已启动上诉*ST富控相关程序。

经营业绩不乐观

与不良抬头相对应,温州银行经营业绩近两年并不乐观。

数据显示,2017年该行业绩大幅度下滑,营业收入为39.71亿元,下降6.25亿元,下降幅度达13.6%。而导致营业收入下降最大的因素是利息净收入大幅下滑,该指标2017年同比下降8.71亿元,下降28.02%至22.37亿元。

尽管 “开源节流”尽力减少了营业支出,但这仍未能阻止其净利润下滑。2017年该行净利润为9.02亿元,较2016年下降1.27亿元,降幅为12%。

温州银行2018年报目前为止尚未披露,但根据其在中国货币网披露的三季报,该行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34亿元,距离2017年的净利润总额还差5.68亿元,仅凭最后一个季度完成5.68亿元净利润相当困难,2018年全年净利润下降已是大概率事件。

尽管顶着资产质量恶化和业绩下滑压力,温州银行仍不愿在IPO上市潮中落伍。2月21日,浙江证监局网站发布了温州银行辅导备案文件,将由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辅导期大致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

温州银行首次提出上市计划可查年份是2008年,在其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讨论了IPO事宜,并发布了一系列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议案,但此后其IPO进展异常缓慢和平静。直到2017年底该行人事调整和今年外界曝出其IPO辅导进程后才引起市场关注。

2017年12月15日,温州市政府发布《关于市场化选聘温州银行正职领导人选公告》,因温州银行发展需要,温州市委市政府公开选聘温州银行董事长、行长、监事长,基本年薪80—150万,并提供与业绩挂钩的绩效奖励,同时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

2018年3月30日,温州银行董事会发布公告称,根据温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温州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结合银行发展需要,经研究决定,面向社会市场化选聘温州银行高级管理人员。选聘职位包括温州银行副行长3名;温州银行首席信息官1名;温州银行首席风险官1名。

去年8月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叶建清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叶建清的温州银行董事长任职资格。叶建清的到任,让外界对温州银行加速上市产生遐想。在此前曾任浙商银行副行长,而浙商银行(2016.HK) 已于2016年初在香港上市,目前正在推动回归A股计划。截至3月12日,该行市值总计818亿港元。

小卒过河,虽然温州银行上市进程在拖延许多年后终于推进了一步,但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其想在短期内得偿所愿并不容易。

关键词: 温州银行 资产 承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