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研究 >

今年三季度末,位于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服务、科技服务业的银行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2019-11-26 09:36:21    来源:第一财经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金融监管部门都把维护金融稳定作为核心任务,采取了包括完善货币政策、强化金融监管、优化金融结构在内的一系列措施,目标就是提高金融业的治理能力,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健性,降低金融危机的破坏力。

11月23日,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6届全球年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介绍说,在中国,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企业金融体系稳健运行,风险总体可控,为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总的来看,我们维护金融稳定具备不少有利的条件。”梁涛说,首先是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为优化金融服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节奏加快,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绿色环保、居民服务等新的领域、新业态蓬勃发展,为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

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末,位于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服务、科技服务业的银行贷款同比增速分别达到42.1%、17.4%、35.3%,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0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接近10%。

“其次,我国宏观政策弹性充足,政策回旋余地较大。逆周期调解不断加强,为实现稳定的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驾护航。”梁涛说。

另外,存量金融风险有效释放,防范化解风险的经验更加丰富。“过去几年,针对金融业面临的风险,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坚决整治金融市场乱象,2017年以来压缩了高风险资产约16万亿元,稳妥处置部分金融机构风险,有序化解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严厉打击了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总的来看,金融领域的野蛮生长现象得到了遏制,金融风险由发散状态转向收敛,我们也因此积累了更加丰富的防范化解风险的经验。”梁涛说。

目前,金融业保持了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重要金融机构运行稳健。

“我国金融机构的拨备和资本充足,银行业资产减值准备余额达到6.7万亿元,拨备覆盖率超过180%,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14.54%,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达到247%,具有较强的损失吸收和风险抵御能力。”梁涛说。

近年来,银行业加大了不良贷款的处置核销力度,过去两年共处置不良贷款4.9万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在2%以下。

但梁涛同时表示,当前金融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风险问题,如金融业的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还存在较多的风险和隐患。另外,部分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的治理能力,充分利用各项有利条件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梁涛认为,为了增强金融业治理的能力,切实维护金融稳定,首先要在经济下行期坚决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此外,还要高度重视防范金融风险在金融市场和同业网络中传播,防止单家机构的风险蔓延引发系统性风险。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数量超过5000家,但是机构种类不多、业务模式相近、客户选择集中。一些热门的行业和客户多头融资、过度融资的问题严重,而同时,部分处于成长期的企业获得金融支持较少,或者没有合适抵押物的企业无法获得有效的金融服务,金融供给的适应性、普惠性明显不足。

“所以,要大力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供高质量、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梁涛说。

关键词: 贷款增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