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股 >

IPO过会率“腰斩” 凸显追求高质量目标

2018-07-06 08:22:5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在最近一次(4日)证监会发审委工作会议上,又只有一家申请企业过会。已经等待了20个月的青岛农商行更是在上会前夜被通知取消审核,原因是“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

一家企业过会,一家企业被否,一家企业被临时取消审核,这种情况只是今年上半年发审委对申请IPO企业进行审核的一个剪影。可以说与前两年相比,过会率呈现了断崖式下跌,甚至可以说是“腰斩”。过会成为“偶然”,不过会成为“常态”。

数据表明,截至今年6月30日,共有118家IPO企业接受了发审委的审核,其中58家企业过会,过会率为49.15%。再看前两年同期:2017年上半年共275家IPO企业接受审核,224家企业过会,过会率为81.45%;2016年上半年共115家IPO企业接受审核,105家企业成功过会,过会率为91.3%。

过会率骤降的原因很多,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意图。今年6月,各家券商投行收到了监管层下发的最新IPO审核指引,要求坚决杜绝“带病申报”,并且未来将再根据最新财务指标劝退一批企业,加快高质量拟上市企业的上市节奏,使得A股市场IPO企业直接融资的规模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这对净化A股市场、进一步促进其良好发展无疑是个利好。虚构业绩、乱造概念、欺诈上市的现象在A股市场上屡见不鲜。上市头年盈利、次年持平、3年亏损,业绩大变脸,发行者套现走人,普通股民深陷其中,苦不堪言。而普通投资者因为专业知识的缺失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又很容易被“忽悠”,这个时候发审委切实发挥作用,从源头上堵住不良企业的上市路径是其应有的职责。

在A股市场严格审核的背景下,很多企业转而寻求到中国香港或美国等境外市场上市。今年上半年共200家企业提交了申报稿,欲登陆港股,与2017年同期港股市场共121家企业提交申报稿的数字相比,增长65.29%。因为相关上市规则不同,很难作严格比较,但即将发行的CDR需要把住审批关。

境外资本市场的准入资格相对宽泛,未盈利的企业也可以获得较高的估值,甚至在招股书中说,企业现在不盈利,也不能保证将来盈利。这样的企业在CDR的审批方面应该与现在国内A股IPO审核一样严格。或者等过上两三年,企业的总体经营情况明晰、前景明确之后再审批也不为迟。毕竟现在A股现场已经呈现一定程度的“缺血”状态,随着去杠杆措施的执行,市场的资金紧张状况还将持续。而一些打着“独角兽”旗号的企业回归,由于它们具有巨大的体量,对市场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要防止“出口转内销”情况可能造成的市场影响。

另外,IPO审核过会率的现状也给拟上市企业提了个醒,企业要严格考量自身的“体质”,“体质”不行的,要么不要申报,要么主动“撤单”,否则发审委给个“差评”,那将在几年内无翻身机会。这是一个促进企业自律的机会。

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企业认识到了这一点。今年上半年A股新增IPO申报企业共108家,而同期2017年上半年这一数字是173家。去年上半年,有53家撤回了IPO申请,全年有146家企业撤回了IPO申请。今年上半年,共148家企业撤回IPO申请。

总之,今年上半年过会率的骤降表明证监会对IPO审核更严,将进一步严把资本市场准入关、防止“病从口入”,从而为A股资本市场生态优化奠定坚实基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持久追求的目标,这一点,值得点赞。

关键词: 高质量 目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