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外汇 >

美联储缓慢实施缩减计划 大宗商品价格还将维持高位态势

2021-11-05 14:50:05    来源:国际商报

11月3日,美国股市先是下跌0.45%,继而,在美联储发布将自11月底起逐月减少150亿美元资产购买规模、维持现行利率0%至0.25%不变的消息后,直接翻身直线拉升,并创出历史新高。

美股的走势清晰反映了市场对美联储即将实施大规模缩减国债计划(Taper)的感受:这个Taper力度小于预期,股市并不是很在意。按照该缩减计划安排,11月份开始每个月会比前一个月少放水150亿美元,而目前是每月放水1200亿美元,至8个月后停止放水,市场原先预判是6个月完成这一进程,现在则要等到明年7月末才会完全消停。这个降幅小于预期且持续时间更长的温柔版Taper,给市场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无视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推出天量货币给国际大宗商品造成价格飙升和通胀暴涨的压力,美国仍慢吞吞地实施缩减计划,那么全球通胀还将持续,大宗商品在短暂回落之后,还将维持高位态势。其中一个明显的指标是美元指数在美联储宣布消息后跌穿94关口,美元的疲软意味着以美元为单位的大宗商品价格仍将维持高位震荡的态势。

而且,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虽然承认此前对通胀持续判断有误,但仍坚持通胀临时性的基本论调。鲍威尔再次强调此次宣布的缩减购债并不构成对加息预期,加息需要达到另一套更为严格的门槛,并且货币工具解决不了供应链瓶颈,目前很难对供应链变化展开预测。

解读鲍威尔话里话外的意思,美国还是要以保障经济恢复和就业增长为首要任务,目前的高通胀不是货币政策问题而是供应链紧张所致,所以当下还看不到加息的必要。说白了,就是要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购买国债规模每个月减少150亿美元,但只是减少“放水”力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转向要慢慢来,不可操之过急。

此前,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葡萄牙里斯本的表态和美联储如出一辙。她认为,欧元区的整体国内生产总值有望在今年年底前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欧洲央行还将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

拉加德表示,欧元区经济的恢复主要得益于欧洲央行实行的低利率和疫情紧急购债计划以及欧洲各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救助措施。拉加德同时提到,最近欧元区内大幅上涨的能源价格增加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央行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有利于缓解各方的压力,使欧元区的经济复苏势头不致逆转。

事实上,只要占全球经济主体的欧美地区还在放水,那么全球通胀还会继续。这对于进口原材料进行生产然后出口商品的制造业国家而言,将继续承受全球大宗商品大幅涨价的压力,极大压缩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而在欧美经济增长放缓、各出口商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出口商品不能同等原材料的涨幅而涨价,制造业国家只能被迫扛下通胀的苦果。

同时,也应看到,随着疫情缓解,日本、韩国、东南亚和印度陆续解封了疫情的限制措施,并且逐步打开国门,为保障生产和就业推出多种支持政策。这也意味过去上述地区因疫情而转移到中国的许多国际订单很有可能分流到这些国家。例如,越南政府近日表示,在因新冠肺炎疫情停产数月后,越南各地约有200家耐克代工厂已恢复生产。今年7月中旬,为阻止疫情蔓延,越南近80%的耐克鞋类生产商和一半的服装供应商被迫停产。

如此,在可预期的第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企业在继续承受高价原材料压力同时,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出口竞争和利润缩水的困难处境。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已有些端倪。中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第三季度同比增长4.9%,从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来看,三季度环比增速0.2%,比二季度1.2%明显回落。10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继续收缩区走低,但财新PMI有所走高,报50.6%,前值为50%。同时,在出口新订单PMI走高的情况下,新出口订单指数自4月以来连续6个月落入紧缩区间,显示随着海外疫情修复,中国作为制造业出口大国的替代效应减弱,致使下半年中国整体出口订单指数回落,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路虹)

关键词: 美联储 大宗商品价格 缩减计划 出口商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