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外汇 >

用影像推进理想社会,现实主义题材影片进击商业市场主流

2018-08-07 11:22:58    来源:36氪

原标题:用影像推进理想社会,现实主义题材影片进击商业市场主流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作者 魏建梅。36氪经授权转载。

近日,电影《找到你》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组定档海报,并宣布影片将于9月7号正式在国内上映。

其实,《找到你》在今年上海电影节期间就进行过展映,而且好评如潮。笔者也有幸在那期间对这部片子进行了尝鲜。

《找到你》主要讲述的是两个女人的故事,通过这两个女人,映照出当下中国女性的一些生存困境。正如大部分观众所感受的那般,笔者也认为,《找到你》是一部难得的片子。它的难得,不仅在于影片质量,更在于它对女性现实主义题材的探索,它是继《我不是药神》之后,又一部华语电影现实主义题材的佳作。

关于影片内容层面的东西,在本文中不过多阐释。今天主要想跟大家聊的是,华语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在当下电影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谈到这儿,不得不提的就是《我不是药神》。

毫不夸张地说,《我不是药神》是目前华语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最高水平。

从票房角度看,去年大爆的《前任3》以及今年上半年的热门影片《后来的我们》《超时空同居》等都是发生在现代生活背景下的故事,但从本质上来说, 它们与《我不是药神》这种真正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还有很大差别。

虽然如此,但这些影片的出现也确实引发了业内对于电影中出现现实背景与情感共鸣的讨论和探索,也侧面证实了观众对这些贴近自身生活元素的接受和认可。而在今年暑假,《我不是药神》携一个更深刻的社会现实故事而来,不仅是借一个现实的背景,而是提出更具现实意义的、与观众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使它一下就收到了市场和观众的双重认可与赞许。

这也让我们不禁欣慰——在中国电影市场日趋成熟的今天,原本偏小众的现实主义类型影片在未来,也或将会成为国内电影市场的商业主流。

从《摔跤吧!爸爸》到《我不是药神》印度现实题材片成功在国内播下了种子

《我不是药神》的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这种“必然”性的存在,便是影片现实主义题材的定位。而这种现实主义形成的“必然”,其实可以追溯到去年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国内的大爆。

《摔跤吧!爸爸》延续了印度电影一贯的现实批判风格,将个人理想与国家体育制度相结合,漂亮完成了一曲对祖国既颂扬又批判的赞歌。转到国内电影市场,在中等收入群体观众崛起的黄金时代,影片也使国内观众毫不吝啬地对其贡献出12.99亿的票房,并引发影评人的集体喟叹。

紧接着,《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等印度现实题材电影也接连登场。虽然之后的印度影片都没有达到《摔跤吧!爸爸》的票房及口碑高度,但印度影片的每次出现,都足以掀起一场类比高潮。

当然,事实也证明,这种不断地类比也成功点燃了国内电影市场对现实题材影片的关注,国内电影市场也接连出现了现实生活背景影片的小高潮。像前面提到的《前任3》《后来的我们》《超时空同居》等都或大或小地引发了观众的观影狂潮。

继而来到现在,《我不是药神》。影片改编自真实案例,只凭这一点,观众自然便对影片多了几分信任。再加上,从题材的尺度到探究的深度,影片无不展现着最热忱的真诚感,《我不是药神》的成功也就成了“必然”。

其实,《我不是药神》的成功不仅是影片本身的成功,也是现实题材的成功,更是观众以及国内电影市场成熟化的表现。影片目前所取得的高度也离不开前面所有现实题材影片的铺垫。而从《摔跤吧!爸爸》到《我不是药神》,印度影片的榜样作用也算真正发挥出了实效。

从奇幻、喜剧到现实主义,多元化题材成市场新宠

翻开国内电影市场这几年的履历,票房排在前列的影片,其类型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而这背后,其实展现的也是观众观影喜好的变化。

2015年,国产电影票房排名前10的影片,几乎都被奇幻和喜剧电影包围了。其中排名前2的《捉妖记》《寻龙诀》都是奇幻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也是一部动画奇幻电影。往后,《港囧》《夏洛特烦恼》《煎饼侠》《澳门风云2》《唐人街探案》则都是喜剧电影。

到了2016年,观众的观影喜好开始分散,但总体来看还是集中在奇幻和喜剧题材上。《美人鱼》《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都是喜剧爱情,《澳门风云3》《绝地逃亡》《铁道飞虎》则是喜剧动作,《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盗墓笔记》则属于奇幻片。

2017年,《羞羞的铁拳》《前任3》《乘风破浪》同样是喜剧行列,《功夫瑜伽》《大闹天竺》是融合了喜剧元素的动作冒险片,《西游伏妖篇》《悟空传》则是奇幻片。除了这些一如既往的大类,这一年,《战狼2》《芳华》也都取得了意料之外的好成绩。

其中,《战狼2》是一部有着强烈国家主义的主旋律电影。2015年,有着同样表现主题的《湄公河行动》一举斩获11亿票房,也可以看做是这一类型大火的先兆。《芳华》则是一部文艺剧情片。但不管是《战狼2》还是《芳华》,这两种原本不曾被标榜头部的影片却都在这一年露头了,这也意味着观众并不局限于欣赏原来的奇幻喜剧片了,而是开始尝试了新的类型。

到今年暑期,《我不是药神》通过成熟的商业包装,将原本相对小众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推向市场,开创全新现实主义风潮,晋升现象级爆款影片。截至目前它在中国电影票房史上排名第五位,仅次于主旋律军事题材的《战狼2》、《红海行动》、喜剧题材的《唐人街探案2》和奇幻题材的《美人鱼》。

至此,华语电影市场头部影片从原本的奇幻、喜剧,发展为现在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多元化题材,这样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观众观影习惯的改变,以及对于新鲜多元化题材的需求。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国内电影市场也方才有了现在的成长空间。

引领助推社会进步,现实题材影片或将成商业主流

通过《我不是药神》,以及《战狼2》《红海行动》等引起的观影狂潮可以看到,现实主义和主旋律题材已经获得了观众的认可,进入到当下的主流电影市场。在这样的良好趋势下,未来这些题材在市场上占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甚至可能会成为国内电影市场发展的主流。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之所以能俘获大批观众的芳心,靠的就是真实。但现实影片的存在意义,又不仅仅在于故事真实。其实现实影片的故事不一定都是真实的,而是相对真实。当真实生活被投射到大银幕上的时候,创作者必定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艺术加工。

而现实题材影片存在的最大意义,便是影片中所涵盖和揭示的各种社会问题。不管是关于爱情,还是关于教育,还是关于医药。

创作者通过影像化的手段,将社会问题进行艺术化的展出,用独有的艺术手段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虽然这样的手段不算直接,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拿《我不是药神》来说,影片上映后,片中反映的看病难、吃药贵等各种社会问题,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并在社会上形成有关医药的热烈讨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国家总理还专门针对该影片做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不得不说,《我不是药神》目前形成的影响力已远远超出了一部电影所能达到的高度。

现实题材影片不像一般的喜剧、奇幻、动作片等等,以让观众看“爽”为主要目标。这类影片通常不会让观众在观影后哄堂大笑,而是像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般,抛给观众很多思考的问题。

但随着近年来现实题材影片的爆款频出,观众似乎也越来越热衷于享受这样一个“思考”的过程,这也逐步颠覆了以往大家对华语“商业片”的认知。

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在不断扩容和发展壮大,华语电影工业也在逐渐趋于成熟。在此基础上,电影的题材类型也开始进入全面细分阶段。这其实也意味着,观众的观影品味在逐步提高和变得多元。这其中,又尤以现实主义题材表现最甚。

正如文章刚开始所提到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其实不仅仅是给观众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向观众或社会抛出一个问题,引发民众反思,推动社会进步。虽然除了《我不是药神》之外,目前现实主义影片的票房现在依然被定位在中小体量,但有了《我不是药神》这一案例珠玉在前,相信在未来,现实主义影片也能成为商业主流类型之一。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票房 喜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