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外汇 >

央行此次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

2018-04-18 17:15:20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央行定向降准“一石三鸟” 并非标志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4月17日晚,央行发布公告决定从2018的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时,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本次定向降准的定向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此次降准的对象是银行存款准金备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7%或15%),而且借用MLF的机构也都在这几类银行之中。其他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的金融机构不在此次操作范围。第二,此次降准的主要用途是置换MLF,剩余部分则是用于小微等指定用途,且通过实施MPA考核等方式进一步约束资金用途。

东方金诚认为:

定向降准实现三重目标

央行此次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可以实现三重目标:

首先,此次降准能够为银行业表外资产负债项目回表创造有利条件。当前金融整顿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控制表外融资,实现非标转标。但目前以银行表外融资和非标资产为代表的影子银行存量规模仍然很大,如银行表外理财、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存量等。这些资产负债项目回表将大幅增加银行业存款准备金、资本金占用,形成资金缺口。而本次降准一方面将直接减少银行业存款准备金规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银行业通过增厚利润的方式补充资本金。当前,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只能得到1.62%的利率,但通过MLF从央行获取资金需要支付 3.3%的利率。本次降准后,各类银行将会用释放的资金置换9000亿规模的MLF,这将直接提升银行业利润水平,为表外业务回表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本次降准有助于缓解金融体系流动性压力,避免M2增速持续下滑推高流动性风险。在现有的存款准备金率规定下,我国货币乘数已达5.43,正在逼近极限。这也是去年以来M2增速迭创历史新低、金融体系流动性整吃紧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年春节前央行临时降准,市场流动性随即明显改善)。本次降准将新增4000亿长期增量资金,可直接对金融体系中城商行等机构流动性吃紧局面起到一定缓冲作用,并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同时,随着存准率的下调,货币乘数上限增大,有助于控制M2增速保持在一个合理适度水平,避免在去杠杆过程中因M2增速过低可能触发的流动性风险。另外,央行此次采用降准置换MLF,将向银行体系投放长期资金,减少短期工具操作,也有助于控制资金供需期限错配和市场流动性波动。

最后,本次降准还标志着伴随外汇占款高增速时代落幕,我国银行业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历史使命基本完成。2014年以前,由于我国贸易顺差和非储备项目的金融项目顺差(主要是海外对华投资等)持续大幅增加,央行需要通过发行人民币购买外币(主要是美元)。接下来为了控制货币发行量以抑制通胀,央行又要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这些发行出去的基础货币收回到央行的“池子”里。但近年来央行外汇占款规模已基本稳定,基础货币提供方式主要通过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来完成,继续保持明显偏高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对比,日本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0.05%~1.3%,欧洲央行为2%,英格兰银行为0.15%,美联储为0~10%——的依据已经弱化。因此央行此次降准,也是体现我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的顺势操作。我们估计未来央行还将持续降低存准率。当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保持相对较高的存准率还是必要的。

定向降准维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主基调,加息降准并举或成为重要特征之一尽管此次降准覆盖了绝大部分类别的银行,但仍属定向降准性质,并非普降。央行此次降准并非意在大规模扩张货币供应量,开闸放水,而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推进金融整顿,防范流动性风险,同时对小微企业提供定向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在美联储加息缩表,引领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的背景下,我国为了主动、有序、平稳去杠杆,保持中美利差处于适度区间,央行接下来可能会持续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甚至不排除下半年提高基准存贷款利率的可能),逐步推动“利率并轨”。由此“加息降准”将会成为今年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显然,这与“降息降准”的宽松货币政策取向明显不同。事实上,在整个宏观经济去杠杆过程中,央行将持续实施稳健货中性的币政策,把握政策节奏和力度,做到松紧适度。预计今年货币政策将以“加息降准”为特征,此次降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全面转向宽松。松紧适度、稳健中性仍是2018年货币政策主基调。

关键词: 准备金率 金融机构 中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