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推荐 >

名家笔下的贵州 | 常怀立:大木村散记

2023-06-14 17:02:12    来源:来源:当代先锋网

第一次走进大木村,纯属偶然。那是2021年7月的一个周末,我和调研组同仁在轻松悠闲中驾车来到贵阳附近的修文县,无意中循着蜿蜒曲折的峡谷公路进入村子。这是一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布依族山寨,与贵州众多的少数民族村落倒也没有明显区别,但确有值得驻足和街拍的地方。随处转悠几圈后,方知这里还有不少动人的故事和国家级别的美誉、并且是一位老朋友的联系点,心里便有了许多亲切感。

当天略有些清闲,天气也好,“爽爽贵阳”一扫身上从广西带来的疲惫和燥热,精气神满满当当。听修文文友李小龙说,大木村又有新的变化,便约上贵阳工作的老友开车来村里看个究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来到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我主动自报家门来意。一位叫吴蓉的副镇长和李姓村支书热情接待,简要介绍。我们听得兴趣盎然,当即提出看看几个点,这时,镇长张明得知消息,也专程赶来陪同。这一下“闲逛”就不那么名副其实了,但详细真实情况也顿然获知:大木村是修文县六屯镇的六个行政村之一,17平方公里,700多住户,2000多人,党员85名,距修文县城和贵阳市区都约45公里,森林覆盖率65%,放眼望去山清水秀,更是贵州乡村振兴的一个体现。

产业兴在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中是打头的,大木村扎扎实实做到了。镇长告诉我们,村里有五个“一千亩”:水稻、韭黄、林下菌、烤烟、猕猴桃,样样都是农村特色产业,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态势良好。村里还有20多个家庭农场,以养殖业为主。产业兴,农民增产也增收,大木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两万多元。

大木村的脚步没有停留在农业特色产业上。农文旅融合发展旗开得胜,业绩不菲。除了红色旅游,大木村凭借天然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打造“避暑经济”,面向中小学生进行研学研修,开辟汽车宿营地等等,这一系列“神”操作,使文旅跳出了传统“农家乐”的经营范畴,转型又升级。

贵州是人口流出大省。大木村在外务工也有大几百人,近几年返乡创业的陆陆续续有几十人。值一提的是年轻女老板赵莹。她祖籍修文县,长在贵阳市,在西安完成学业,之前在大都市做建筑设计,现在返乡创业,在大木村经营乡村风格精品民宿。她的炭火茶铺,情怀悠长,艺术浑厚,生意兴隆。她说,她的亲子农场快要建成了,邀请我们再来体验一番。

道不尽的情怀,说不尽的向往。大木村是红军长征路过的地方,村里有许多红色故事,由于要赶到修文县城,晚上找老朋友聊天、交流心得,探讨阳明心学与“两个结合”的“第二个结合”,于是匆匆离开。路上,赵莹发来微信说,我们刚走,大木村就大雨瓢泼。或许,我们可以晚点离开,在大山深处偶遇南方的大雨,就坐在布依族老乡的木楼里,就坐在她的茶铺子,听雨品茗,交流着乡村振兴的情怀和乡村建设的艺术,肯定更是一番独特的享受。

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欧美日本等国就大兴现代乡村建设运动,几十年过去效果不错。我们国家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和全民行动。这里,情怀和艺术尤为重要。情怀最容易折射出理性认知、责任意识、激情热情、含蓄浪漫,艺术最容易表现出审美情趣、和谐风格、品质生活。与村民的交流,感受良多,真真切切。

大木村,一个乡村振兴的中国南方山区的模式,给了这里的民众、访客及职场精英赋能满满,它不仅仅有当下最需要的乡村情怀和乡村艺术,还有更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山理论”的弘扬提升、生态文明的延续、全产业链模式发展、庭院经济的点缀、团建活动的多姿多彩,诉不尽说不完。

文/常怀立

视觉/实习生朱家欢

编辑/邱奕

二审/赵相康

三审/黄蔚

>>>>>>>>>>

相关链接

名家笔下的贵州 | 游百里杜鹃(外一首)

名家笔下的贵州|钟法权:葛镜桥

名家笔下的贵州|钟法权:贵州奥秘

名家笔下的贵州|高洪波:我是一条洄游的鱼

名家笔下的贵州 | 梁衡:寻找地球上的金钉子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