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推荐 >

投资10.5亿元 微构工场建设合成生物学智能制造基地_每日热议

2023-06-06 11:28:26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3日,位于湖北宜昌的微构工场年产3万吨合成生物PHA可降解材料绿色智能制造项目正式启动动工,微构工场再次实现了从科研成果到产品产业化全链条的突破,合成生物“智造”能力迈入全新阶段。

活动现场,湖北首个合成生物产业园正式揭牌成立。3万吨产线作为首批引入该产业园内的项目,将为湖北乃至全国的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邓子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研究所研究员马光辉,清华大学教授、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湖北省宜昌市相关政府领导,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韩磊,安琪酵母董事长熊涛,微构工场董事长徐绚明等共同出席活动。

各方嘉宾共同见证微构工场3万吨产线动工

此3万吨产线由微构工场与安琪酵母战略合作成立的合资公司“湖北微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总投资10.5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超8万平方米,是利用中国自有知识产权的“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Next Generation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简称NGIB)”建设的全球最大PHA产线。2022年10月,微构工场北京千吨合成生物学智能制造示范线正式建成投产,在短短8个月后,迅速实现第二个生产基地的建设启动,以高速构建中国合成生物大规模自主生产能力。

基于千吨示范线获工信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的落地经验,微构工场3万吨产线将进一步提高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从工艺出发,应用数字孪生、设备设施管理、能效管理等数字化技术,将建设成为集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综合集成信息管控平台、实时协同优化的智能生产体系、精细化能效管控于一体的绿色、安全、高效的智能工厂,实现产能与工艺的双升级,加速满足中国乃至全球对于合成生物学产品的需求。

年产3万吨合成生物PHA可降解材料绿色智能制造项目

“从‘十三五’开始,合成生物学被列为战略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和前沿共性生物技术。目前,合成生物学技术正快速向实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很高兴看到国内合成生物学企业从科学研究走向成果转化,不断推动我国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化迈向新的阶段。期待与各位院士、专家一道,积极探索前沿创新,共同解决合成生物技术瓶颈,推动产业联动发展,打造中国合成生物学的新名片。”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邓子新现场表示。

3万吨产线将分两期建设,建成后,可以利用非粮生物质、有机废弃物等多种非粮碳源,生产多种类型的生物高分子可降解PHA材料,有望应用于医疗、医美、日用品、生物纤维等多种方向,推动制造产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

“合成生物学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壁垒重重,很幸运微构工场已经基于团队30余年的研发经验,实现了从清华孵化到北京示范。得益于湖北省、宜昌市与猇亭区积极的产业政策和资源支持,微构工场3万吨级智能生物制造产线项目在这里加速落地。我们将继续坚持研发创新,进一步聚焦合成生物学产业链,也期待继续与政府及产业各界紧密携手,为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微构工场董事长徐绚明表示。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