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推荐 >

全球观热点:王国斌最新观点:A股高质量发展周期已到来,布局五大机会

2023-03-05 09:00:02    来源:华尔街见闻

原标题《王国斌最新演讲实录:早春寒料峭,春耕正当时,别让悲观和恐惧指导你的投资》 作者陈嘉懿 编辑袁畅

泉果基金创始人王国斌是一位资深的投资家,也是不少基金经理的“师长”辈人物,他的观点自然值得关注。


(相关资料图)

3月3日,在一场活动上,王国斌谈到了自己对当下投资的看法。

部分观点摘录:

企业如果认知到现在一定要进入差异化竞争,公司发展空间就会打开。如果企业现在没有(做)差异化竞争,我会在估值上打百分之二三十以上的折扣。

有了注册制以后,……在成长期,我们就有机会投入企业,与它共命运,走在一起,享受成长的过程的钱。

投资上千万不要让悲观和恐惧指导你的投资决策过程。

高品质的上市公司有能力应对疫情或国际局势带来的挑战,应该去致力于发现这类公司,而不是试图预测不可琢磨的大环境变化。

以下为演讲纪实,采用第一人称,部分内容有删节。

“春耕”好时候

泉果基金是2022年刚成立的基金公司。

成立的时候,很多同行说,看来你们对未来的中国资本市场是充满信心的。你这么大年纪,还在创业,还选择了公募基金。

是的,我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因为我们中国现在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

如果按今年(2023)的市场角度,我愿意用三句话来说明这个市场:

第一句是:“早春寒料峭,春耕正当时”。

第二句是:“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看过电视剧《风起洛阳》”的观众,应该记得里面有这么一句台词,所有周期都会有一个结束。

过去几年,好多周期正在结束,新的高质量发展的周期已经到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早春有时候有“倒春寒”,但是进行“春耕”是最恰当的时机。

风浪越大,鱼越贵

第三句是:“风浪越大,鱼越贵”。

这是最近最红的电视剧《狂飙》里的一句话。

剧里,“黑老大”高启强说:在风浪越大的时候,如果出去捕鱼,这个鱼肯定是卖的最贵的。

在“倒春寒”的时候,如果大家进行布局,收获也是最大的

这是我对今年目前市场的判断。

A股发展还空间很大

巴菲特在判断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是否有泡沫时,衡量标准这个国家的证券化率是否达到120%。

现在美国股市的证券化率到了145%,而且在高位连续维持了差不多5年。而中国2022年末,A股的证券化率才65%。如果按这个证券化率来计算的话,A股市场总值上涨空间是非常大的。

所以整体上,从国家的政策、包括潜力,目前的市场下跌的空间总体上是有限的,这是我们对长远的判断。

出口接下来会反弹

目前的情况下,我们看市场,确实面临着有“危”有“机”的宏观环境。

机会方面,随着抗疫政策的优化,消费、生产、生活的场景在全面恢复中。

1、(观察春节以来的表现),生产、生活场景的恢复明显快于大家的预期。

2、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两年的深度调整,目前在政策的支持下已经企稳。未来的房地产一定会进入竞争格局更好的状态,强者恒强。

(挑战方面) 出口的数据,目前大家看到了断崖式的下降。但现在阶段,下降是正常的。2022年7月份,我去过几家出口为主的企业,他们就告诉我,出口后续会下降。直到2023年的4月份左右,才会开始反弹。

原因在于,2022年,国外很多企业很恐慌,他们开始抢库存,在7月份的时候库存全满。此后,新订单就不断的减少。

(那些出口企业认为)这波库存,预计要过了2023年一季度才会消化完,再之后出口就会反弹。

我老家是浙江义乌的。现在那里酒店已经被外国人住满了。因为之前三年基本没有外国人来线下采购。

这也是(未来出口会反弹的)一个信号。

所以,我认为出口接下会有反弹。

城镇化是动力

我们看上去面临很多挑战,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家的信心一定会回升。

流动性层面,“易松难紧”,总体上来说,这几年来我们可能看不见利率大幅上涨的情况。

参照国际经验,我们的城镇化率,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户籍的城镇化。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经济很大的驱动力来自于城市化。因为只有城市化,经济效率才能提高,贫困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

所以长三角、粤港澳大,整体上(资源)会进一步的集中。这个变化也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出口产业链优势还在

另外,预估越南也好、其他国家也好,它们要启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要比我们2008年会高得多。

经历了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供应链、产业链的成本优势(似乎不那么明显了),但是实际上还存在。

我们产业的响应速度非常厉害,比其他国家高得多。

而且,中国有一个新情况,在新兴行业(发展很好)。传统行业上,人家积累了100年的经验,我们靠10年、20年积累还达不到。但是在新兴领域,这样的差距是不存在。

中国人做手机生产,一下做就做到全球第一;做光伏产业,现在全球百分之九十几的产能在中国。在新能源车领域,中国很快成了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整体上,我们的经验价值量还在上升,分享了全球化分工的硕果。

我这两年接触的很多企业,他们真正在把企业往价值链更高处(转型),这会是我们国家的优势。

差异化竞争很重要

海外的技术封锁虽然给创新带来压力,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动力。对中国企业而言,市场环境反而变得更好。

过去几十年最大的问题,是同质化竞争。高质量发展必须走转向差异化竞争。对中国来说,差异化竞争的空间无限。

企业如果认知到现在一定要进入差异化竞争,公司发展空间就会打开。

我昨天在顺德拜会何享健老先生,他1984年就提出了“不与国内同行争天下,走出国门闯市场”。80年代,我还在上高中,他已经提出了差异化竞争。

所以,美的发展到今天,与当年一开始就建立这种理念,密不可分。

全面注册制带来更多机会

有了注册制以后,我们享受企业的成长期的果实的机会大增。

(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通常分为发展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以前都是企业成熟了,已经接近进入衰退期了,才在二级市场上市。

这些企业如果没有走出第二曲线,我们基本上会买在高点。

现在,在成长期,我们就有机会投入企业,与它共命运,走在一起,享受成长的过程的钱。

所以大家仔细看的时候,实际上现在很多688开头的股票(注:科创板),增长情况越来越好。

我曾经碰到过一个企业,很不幸,IPO的时候就融了一个亿,等于没融钱,这就是成长期的苦恼。

但是他走向了资本市场以后,就可以再融资,各方面做更长远的规划,这是上市给企业带来了的机会。

资金供需结构或下半年改变

要理解目前的市场,一定要理解目前市场的资金供需关系。

2022年的时候,IPO和定增的金额,总共要13000亿。但是,去年新增发行权益基金加上混合类基金只有4300亿。

而且这还没有算解禁,现在只要一解禁,大部分的投资者会卖出,所以解禁“抽走”的钱也非常多。

我们市场过去走不起来,很大因素是资金供给与需求有点暂时的失衡。2023年,这个状况在下半年才有可能改变。

所以理解了这个状况,大家就不用太担心。很多出去的钱,当季不一定回来,也许过下半年可能就回来了。

只要存在竞争,就不用失望

我们要看到,我们市场里存在着很多的微观上的机会。

中国有全球最多的工程师供给,有很多例子体现了工程师红利对中国企业的帮助。

中国具有全世界目前最丰富和多样性的消费市场。我们可以看到拼多多、新东方这样的公司快速崛起,这都是中国市场的丰富与多样性给的机会。

而且我们是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在日本你如果在这边开个店,多少范围内就不会再有一个人来开这个店了。在中国,只要你开了一个店能赚钱,周围人就会马上开一个店。

所以我经常说,只要中国存在着竞争,你就不应该失望。因为中国过去40年,所有的发展来自于我们充分的竞争。政府给了我们这么稳定的社会环境,竞争就成了所有企业成长的最主要的驱动力,最激烈的竞争(背后)是巨大的机会。

这还没提我们的供应链体系与基础设施。我们中国的基础设施现在多好,其他国家再要建这样基础设施有多难?我们这样的基础设施,让供应链越来越畅通无阻。

我们还在进行深度的城市化,涌现超级城市集群。

新一代企业家

更重要的是,我们新的一代企业家开始涌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创业中。

我们很多企业家都已经把自己的企业交给二代(子侄辈)在管理了,这些企业家的视野格局与老一代企业家不一样。

所以随着(新一代)的企业家越来越多,中国的机会肯定是越来越大。

中国在创新上是暗潮涌动的。2022年12月,国际专利局公布了2021年全球专利申请数量,全球是340万件,其中中国是158.5万件,美国59.1万件。

而且中国的脱碳论文数2011年到2020年占世界1/4,美国没有我们的一半。

还有核聚变的专利,我们现在是第一,美国第二。

这些都是大家忽略的。

我们很多企业很清楚地意识到,要从成本竞争全面走向差异化竞争,既有差异化,仍然维持低成本。

所以我们不用太担心中国供应链走不出国门。我们既有差异化竞争,同时还有成本优势,所有的市场都会欢迎。

创新在涌动,行业在突破

我们投资的选择始终会关心。一个企业的生产关系好不好,股权激励、治理好不好,这点很重要。

所以,我们更愿意投做了混改的国企。现在国资委已经出台了很多文件,这方面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我们也更愿意投行业的龙头企业,毋庸置疑的,过去三年真正存活下来、发展越来越好的,是行业龙头。

我昨天在顺德交流,我12年去美的时,它的员工从19万人减少到12万人,但它现在有16万人。这多出来的4万人分布在哪里?全是新的产业,全是新的、高素质的研发人才。

这就是行业龙头体现出来的(特点)。

科技创新在暗潮涌动。而且各行各业都在突破。

机会何在?

我们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机会:

医疗、大健康方面,中国会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后的医疗支出是60岁以前的10倍。医疗大健康的市场空间,绝对不是大家现在想象的。

消费方面,国潮崛起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咖啡、餐饮、体育用品等都增长的很好。只要我们的企业还在做销售渠道的分级,下沉,消费市场就会拓宽,并接触到不同的群体。

科技方面,中国现在的科技赋能,给所有的这些企业带来巨大的帮助。这与工程师(红利)有关,工程师越多,数字化能力就越强。

我请过一个朋友来给泉果演讲,他曾是IBM的咨询与软件部门、惠普亚洲、德国软件企业的(负责人)。

他说,中国的(软件产业的空间)会很大。我们现在前十大软件企业中找不到自己的公司,这必然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还有信息安全。美国有1000多家信息安全公司,占GDP的比重也不小,中国现在的占比几乎忽略不计。但数字化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安全的要求是极高的。

所以整体上对中国国内企业来说,安全行业空间巨大无比。

先进制造方面,我的观察,过去三年让我们大量的制造企业,获得非常大的进步。这种进步开始都很难,一旦迈出去,空间就特别大。

可知明年花更好

我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第一,投资上千万不要让悲观和恐惧指导你的投资决策过程。

第二,我基本上的判断,2023年仍然不会(呈现)股市的整体表现。

第三,不要过分看重大环境的不确定性,我认为,高品质的上市公司有能力应对疫情或国际局势带来的挑战,应该去致力于发现这类公司,而不是试图预测不可琢磨的大环境变化。

巴菲特在2017年致股东的信中说,大概每10年乌云总会遮住天空,经济前景不明朗,这个时候股市也会骤降一场黄金雨。当这种事情发生时,你必须扛着浴缸冲出去,而不是带一把勺子。

我们现在这个时间点,概率性上来说,往下的空间一定低,往上的空间高。

我去年创业所有人问我为什么,我说我相信中国会更好。

我想引用复旦兰小欢教授《置身事内》里的一句话:虽然见过问题和麻烦可以再写几本书,但经历和见闻让我对中国悲观不起来。

我可以用很多理论分析阐述这种乐观,但从根本上讲,我的乐观并不需要这些头头是道的逻辑支撑,就有一种朴素的信念,相信中国会更好。

这份乐观的信念不是源于学术训练,而是源于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源于司马迁、杜甫、苏轼,源于一条大河波浪宽,源于对中国人勤奋实干的钦佩,它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处理信息的方式。

我最后引用欧阳修的浪淘沙的词: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不代表平台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今年股市花更红

关键词: 基础设施 证券化率 投资决策 充满信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