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推荐 >

长阳科技利润增长乏力 净利率下滑趋势明显

2021-06-15 08:32:12    来源:投资者网

近期,国内反射膜龙头企业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阳科技,688299.SH)限售股减持风波尚未停息,自去年11月份起相关股东合计减持20.1%公司总股份后,又有股东推出“清仓式”减持计划。

如此背景下,公司去年第四季度与今年第一季度连续两季度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股权激励成本与原材料涨价对公司未来盈利增长或形成进一步的压力。另外,公司核心产品单一,尚未建立起反射膜之外第二增长点的现状,引起市场关注。

不过,公司股价已较去年减持的负面影响反弹不少,随着本轮减持计划的执行完毕,长阳科技是否利空出尽,引来新的投资机会?

连环减持

2020年11月6日,长阳科技迎来上市后的首次限售股解禁期。根据公司2020年报信息,长阳科技首次解禁的限售股数量为1.5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2.83亿股的近56%,而就在限售股解禁的次日,长阳科技发布了一份股东减持计划公告。

该减持公告显示,包括陶春风、唐晓彤一致行动人在内的四大主体(见下图)将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 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进行合计6065万股份的减持,计划减持股份占长阳科技总股本的21.46%,占首次解禁受限股的38.4%。

2021年6月1日,长阳科技披露上述减持计划减持时间届满的减持结果(见下图),其中南海成长、同创锦程、同锦创业合计减持6.04%公司股份,尚未完成上述减持计划;陈文、滕声飞实合计减持1.49%公司股份,尚未完成上述减持计划;陈素娥减持4.6%公司股份,完成减持计划,目前其持有的0.17%公司股份,为自行在二级市场购买所得。

而根据2021年3月16日长阳科技发布的减持公告信息,陶春风与一致行动人唐晓彤完成上述3%的公司股份减持计划,并于同日推出继续减持5%的股份减持计划,2021年3月20日,长阳科技发布公告称,陶春风与一致行动人唐晓彤通过股份转让的方式完成5%股份的减持计划。

据《投资者网》梳理,截至今年6月1日,长阳科技首次解禁的限售股中,上述四大减持方已经合计减持公司股本568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1%,占首次解禁限售股的36%。

上述股东也在本次解禁减持中收获颇丰,仅以陈素娥为例,公告显示其在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5月29日期间,以18.66元/股-26.39元/股的价格,减持1299万股,合计套现约2.7亿元。

不仅如此,近期包括陶春风、与一致行动人唐晓彤,及南海成长、同创锦程、同锦创业三家一致行动人再次抛出减持计划。具体为今年5月20日,陶春风,唐晓彤计划在其剩余3.15%股份中再次减持2%;南海成长、同创锦程、同锦创业则在今年6月2日计划清仓其剩余持有的4.99%股份。

对于首次解禁股东大比例,高频次减持公司股份的行为,《投资者网》致函长阳科技,对方回函称:公司减持股东均属于IPO前股东,且均属于外部投资者,具体减持细节见公告。

公司招股书信息显示,上述减持股东均是在长阳科技IPO之前进入的,在公司内没有任职,多数为财务投资方,其中滕声飞实是私募基金,陈文与其是一致行动人;陈素娥是私募基金宁波浩林环宇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大股东;陶春风是多家公司的实控人;南海成长、同创锦程、同锦创业背后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均受深圳同创伟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创伟业”)控制。

此前,同创伟业合伙人段瑶向媒体表示:长阳科技作为显示行业新材料的一匹黑马,技术创新活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提出了十年十膜的战略,并成立了长阳新材料研究院,并通过管培生计划扎实培养人才,具有长期稳健的成长动力。但是基于私募股权基金的特性,同创伟业不得不着手开始考虑减持。当然,由于长阳科技业绩增长稳定,同创伟业并不着急在短期内退出,未来将在不影响公司股价的前提下,择机少量逐步实现退出。

利润增长乏力

在功能膜领域,长阳科技进入时间并不算早,2010年公司切入反射膜市场时,国内功能膜的市场基本被日韩企业垄断,但长阳科技凭借着过硬的研发实力,于2017年登上反射膜全球出货量第一的位置。

随着公司市场份额的扩大,长阳科技的业绩也节节攀升。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2020年,公司收入由3.8亿元升至1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9%;净利润由0.27亿元升至1.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0%。

值得注意的是,长阳科技在2020年第四季度及2021年第一季度,连续两个季度增收不增利或难增利。具体而言,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实现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10.7%;净利润0.4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7%;2021年第一季度,长阳科技实现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64.7%,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增长22%,不及收入增速。

对此现象,长阳科技回复《投资者网》的提问时称:“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87%,净利润同比下降7.98%,主要原因是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影响,导致公司四季度计入财务费用的汇兑损失金额约为830万元,此外,2020年11月,公司完成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首次授予,四季度产生摊销的该期股权激励计划的成本约630万元,如果不考虑这两种因素影响,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

对于今年一季度业绩表现,长阳科技称,“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97%,净利润同比增长22.66%,公司在整体产能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营收及净利润的较快增长。一季度公司股权激励摊销费用为1,063万元,如果不考虑该费用,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增长为52.86%。此外,一季度公司低毛利贸易类业务收入同比增加对综合毛利率也有一定影响。”

不难看出,以上两个季度中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较大的因素均有股权激励摊销。《投资者网》梳理发现,去年9月份,长阳科技推出一项股权激励计划,据其2020年报信息显示,公司最终确定以每股13.71元的价格向113名激励对象增发公司799.70万A股限制性股票,2020年11月11日为首次授予日,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 48个月,这意味着股权激励摊销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后续有可能是常态。

受此影响,长阳科技的净利率下滑趋势明显,一季度净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4.71pct至15.47%。而今年以来,相关原材料的涨价也给公司盈利增长带来一定的压力。对此,公司回复《投资者网》称:“针对近期原材料涨价的形势,公司密切关注原材料市场供需变化,合理把握采购节奏,灵活调整材料库存,控制采购成本。同时,今年2月底,公司根据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情况对下游市场的价格进行了适当提价,并取得了客户的理解。此外,公司针对产品配方及工艺,也采取了一定的降本措施。”

产品单一

长阳科技的主要产品为反射膜、光学基膜、背板基膜及其它特种功能膜,主要应用于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新能源和半导体柔性电路板等领域。其中反射膜(分为卷材及裁切的片材)为公司绝对的业务核心,2019 年占总营业收入的73.4%,2020年占总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1%。

与此同时,公司在市场空间更广大的光学基膜领域进展相对落后。德邦证券研报指出:根据常规背光模组中使用的反射膜、扩散膜和增亮膜的比例通常为 1:2:2计算,作为扩散膜和增亮膜的基膜,显示用光学基膜的市场需求面积大约是反射膜的4 倍左右。由此测算背光模组用光学基膜的需求量在 2020 年大约为 10 亿平方米。

长阳科技董事长余亚东在2020年报的开篇中也提到:“光学基膜是一个大约几百亿的市场,赛道够宽够长,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在这个赛道上持续走下去,把雪球越滚越大。”并称,公司去年最大的亮点是公司用了大概两年半时间在光学基膜领域实现了“长阳速度”。

但从财务数据看,不尽其然。年报显示,2020年长阳科技在光学基膜领域板块的收入为1.4亿元,同比下降22.68%,公司在财报中解释,主要受新冠疫情及设备升级调试停产影响。这一数据不仅远远落后日本东丽、日本帝人、韩国SKC等国际知名巨头,而且与国内企业ST康得(002450.SZ)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后者2020年在光学基膜板块实现的收入为8.75亿元。

光学基膜被业内认为是功能膜技术的制高点,长阳科技由于进入时间较晚等因素,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公司在招股书中坦陈:公司光学基膜起步较晚,技术突破时间较短,OS系列的光学基膜在透光率和雾度等技术指标方面相比其它竞争对手处于劣势,尤其与国外竞争对手尚有较大的技术差距。

2020年年报中,长阳科技提到公司光学基膜在关键指标透光率、雾度等方面持续改善,应用领域重点转向光学离型膜、光学保护膜、显示用光学预涂膜等领域,光学基膜毛利率不断提升,正在逐步缩小与国外巨头的技术差距。

但市场观点认为,收入规模上被竞争对手明显拉开的差距,预示着公司过去在光学基膜领域取得的进展还不够大,换句话说,公司目前并未建立起在光学基膜上明显的第二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有数十家基金、资管、券商等投资机构对长阳科技进行了调研,其中不乏中信证券及天弘基金这样的知名券商与公募基金。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长阳科技接受的调研机构数量创下一年内的新高,下一步,相关机构投资者会有何种后续动作,尚需进一步观察。

资本市场上,长阳科技的股价一年来基本处于震荡之中,截至6月11日收盘,其股价约为26元,较去年底股价大约反弹20%,但与去年7月高点34元相比,仍然下跌近25%。随着首批限售股减持的完成,利空短时出尽后的长阳科技将如何表现,投资人正在拭目以待。(思维财经出品)

关键词: 长阳科技 利润 净利率 产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