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推荐 >

贵阳、遵义:做活生态产业“文章” 确保高质量发展可持续

2019-12-20 17:37:43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编者按: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集中展现我国中西部广阔腹地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理念到实践的全新变化,人民网启动“一撇一捺看发展”大型主题调研采访。

“一撇”即“胡焕庸线”,“一捺”即“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过走访企业生产一线,充分展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成效和经验,全面反映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创新发展的澎湃动力,深刻揭示中国经济强劲韧性背后的改革密码。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曾经的贵州被外界贴着“三言”“两语”的标签。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今天的贵州底气十足地大声喊出了 “三言”“两语”的新诠释:凉爽的天气、清爽的空气、养生的福地,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贵州奋力赶超。2019年前三季度,贵州GDP增速仅次于云南增速8.8%,以增速8.7%的成绩和西藏并列第二。其中,贵阳和遵义两地GDP总量占据了全省近“半壁江山”,增速更是双双超过10%。

大数据崛起、高铁“十字路口”纵横相连、临空经济示范区加速建设……贵阳正在汇聚高质量发展资源要素;革命圣地、转折之城,“红白绿”——红辣椒、白酒和绿茶等传统产业从转型升级到独领风骚,遵义正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地区样本。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设计师们通过AI驱动的生成设计,可以把一辆传统方式制造的电动车主体结构部件总数减少100倍,并用金属3D打印方式完成制造,仅仅需要90个小时。”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及CEO喻川向记者介绍。

在贵阳国家高新区无人驾驶实训基地,记者试乘了搭载翰凯斯自主研发无人驾驶系统的汽车,该系统可以自主识别红绿灯、路况等复杂的环境信息。截至目前,翰凯斯已经获得了来自美国等多个国家的企业订单。

翰凯斯技术人员向记者展示自动驾驶的转向原理。人民网记者 毕磊摄

对于自动驾驶的未来,喻川认为,高级别自动驾驶行业最大的挑战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场景实现规模化的商业化。如果总想以新技术去适应旧城市,那永远是事倍功半的。但如果在城市的设计阶段就完全融入自动驾驶,车路、车楼协同,人车、车“车”分流,就能直接规模化地实现自动驾驶综合应用。

“今年以来,我们在德国、法国、意大利、印度等设立境外商务代表处,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中高端消费品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数字产业、健康医药等‘六大新产业’,大力开展全球化招商引业工作,为贵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贵阳市市长陈晏向人民网记者表示。

提及贵州的食品制造业,“老干妈”自然是不得不提的一家老牌民营企业。“老干妈”是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对此,“老干妈”总经理助理李鑫从3个方面给出了回答:首先,加强安全生产,从手工生产全面转向工业化、智能化生产;其次,从管理入手,加强人才引进;第三,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和产品研发力度。

“以产品品质为例,‘老干妈’一直坚持用玻璃瓶作为包装,虽然增加了很多材质成本和运输成本,但为了保证辣椒酱的口感和品质,我们不会选择廉价的塑料瓶作为包装。” 李鑫特别举例道。

同时,“老干妈”的稳步发展引领了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据统计,仅“老干妈”一家企业就带动了玻璃瓶、纸箱、瓶盖等15家上游配套产业发展,其中贵州有7家,此外还带动相关原材料供应商110多家。原材料供应方面,每年干、鲜辣椒总采集量4万吨,还结合贵州土地情况,发展生姜、大蒜、蔬菜生产基地等。

如同红红火火的辣椒产业,在遵义的正安县,吉他形状的路灯十分显眼。正安被称为“中国吉他制造之乡”,有50多家和乐器相关的企业汇聚在此,这里生产的吉他销往全球。

“以前我们一家人都在广州打工,现在家乡的吉他产业发展起来了,都回来就业了,我每个月可以赚3000多元。”神曲乐器制造有限公司的调音师代红霞满意地告诉记者。在正安,借势吉他产业的发展,像她一样返乡就业的不在少数。

代红霞正在给刚出厂的吉他调音。人民网记者 夏晓伦摄

“起初,人们还不敢相信如此质量上乘的吉他是由一群贵州大山深处的农民制造的。”神曲乐器总经理郑传玖说,恰恰具备吃苦耐劳精神的正安农民才能造出如此做工精细、专业的吉他产品,这也正符合劳动密集型的吉他产业的需求。

如何推动吉他产业高质量发展?正安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答案:正安正在全力推动标准体系建设锤炼吉他品质,实施标准化战略,推进吉他制造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着力培育正安吉他制作工匠,提升产品品质。

数据显示,2018年产销吉他602万把,同比增长18.9%;产值60亿元,同比增长20%;截止2019年7月底产销吉他386万把,同比增长8%。预计到年底将突破700万把,产值将达70亿元以上。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要想富,先修路,一路通,百业兴。正安吉他产业的不断壮大,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近几年,贵州先后作出“交通优先”“交通先行”等战略部署,实现全省村村通路、通客运。尤其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出台,明确把贵阳和遵义纳入重点物流枢纽、大型货运场站、铁路物流基地、运输干线重点项目建设及枢纽经济建设重点。可以说,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为两地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记者在贵阳中心城区北部的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看到,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正在紧张有序进行当中。这里紧邻沪昆、川黔、黔桂、贵广等五条铁路干线,为中国铁路路网主骨架“八纵八横”中心通道及连接西南、东中部、西北和南部沿海地区的重要交汇点。

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人民网记者 夏晓伦摄

贵州铁投都拉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斌告诉记者,都拉营物流港预计年运输量可达500万吨,业态定位为集装箱、钢材、建材、商品车、城市快消品、粮油、铁路口岸功能及供应链金融服务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上重要的“无水港”,弥补贵阳北部综合性物流基础设施的不足,同时,与贵阳综合保税区形成“区港一体”联动发展。

“长久以来,贵阳菜价高于同等区位城市,贵阳市一级批发市场的蔬菜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外省,物流成本高是主要原因。”贵阳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姜峰表示,在我国公路运输承担了80%左右的物流运输重任,但是相对其它海运、空运,无论在物理的设施平台,还是在信息指挥调度层面,总体呈现出小、散、乱、弱的特点。

在传化智联基于大数据运营搭建的智能物流服务平台上,记者发现每一个发货方、每一辆承运车辆,每一名货运司机都经过实名认证、资质审核。每一张承运订单的货物数量、运费金额、行驶路线、准点到达率、信誉度都会产生数据标签。

这些标签背后的数据,才是为行业提供前中末段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为实现黔货出山提供时效、物流、安全方面保障的有力抓手。

“以遵义辣椒的销售为例,农产品经销商通过传统配货方式运到贵阳,每吨干辣椒成本150元。但通过传化智能物流服务平台从线下到线上的系统服务,每吨最高可降低综合物流成本超过20%。按遵义干辣椒年产量40万吨来算,如果都能按照这样的效率来运行,将降低上千万的物流成本。”姜峰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如今的贵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11公里,辐射全省;高铁路网联通北京、香港、成都、重庆等城市,四通八达;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开通国际航线23条,联通世界;城市道路突破1700公里,运转高效,西部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日益凸显。

交通畅了,贵州百姓干劲更足了、生活更美了。这些交通“毛细血管”的疏通,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拉近了贫困地区与外界的距离,也促进了农村产业升级向纵深推进。

做活生态产业“文章” 确保高质量发展可持续

近几年,贵州提出了“黔货出山”的响亮口号,贵州的茶叶、辣椒、药材和水果等原生态产品都成为了“网红”。

“生态贵椒”,是遵义着重打造特色品牌之一。记者在遵义新蒲新区贵三红产品展示区看到,这里琳琅满目地摆放着近百种辣椒产品,该公司总经理骆弟益介绍起来如数家珍。

“这款‘下饭菜’就是今年的爆款产品,今年5月份就卖出了10万瓶的好成绩,15元一瓶,销售额上百万元。”骆弟益说,贵州是我国辣椒种植最早的地区之一,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独特的气候、优良的生态、精细的耕作,造就了贵州辣椒卓越的品质。

数据显示,遵义市辣椒种植面积达200多万亩,占全球种植面积的3%、中国种植面积的10%、贵州种植面积的40%。截至2018年,遵义市鲜椒总产量达270万吨、产值11.53亿美元,综合产值22.34亿美元。

在遵义新蒲新区虾子镇,“中国辣都、魅力虾子”的广告格外醒目。“这里有基地、有加工、有市场,已形成一条集产、销、研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现在家家户户都种植辣椒,当上了职业椒农,日子也一年过得比一年好。”遵义市新浦区虾子镇辣椒产业办主任奉泽丽说。

种得出来,还要卖得出去,就要有“口碑”。

2017年8月,中国辣椒城的正式开园运营,规划建设了辣椒交易市场、物流园区、综合配套产业、智慧物流、交通资源整合等多种配套设施,致力打造全球辣椒采购交易中心。

“中国辣椒城不是单纯的交易市场,它集辣椒生产、加工、储存、配送全产业链一体化运作,每年可满足75万吨的辣椒交易量,56万吨冷链仓储周转量。”贵州交投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陆说。

除了闻名遐迩的辣椒,遵义的茶叶也声名远扬。

走在遵义市湄潭县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茶元素以及茶文化,这里是全国著名的农村改革试验区,也是久负盛名的“茶城”。湄潭栽培茶叶历史悠久,“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富锌硒”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别适宜于茶树生长,产出的茶叶品质优良。

站在湄潭金花村“七彩部落”观景台上,可以看到葱茏的茶园环绕村寨,黔北民居傍水而修,依山而建。

金花村支部书记冯燕青告诉记者,以前,金花村村民只单一从事第一产业,2015年,金花村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开始抱团发展行动,开始茶旅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在七彩部落有很多村民开了民宿、建了茶厂,当起了老板。部落之家还聚集了一批以手工制茶体验、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小微企业,均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标语矗立在茶园中,格外引人注目。人民网记者 夏晓伦摄

“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虽然以前只是一句口号,但如今却变成了现实。据冯燕青介绍,如今的金华村大清沟村民人人是股东、户户可分红。2018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19680元,其中,七彩部落近4万元,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达36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盈利310万元,实现了“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

借山水之灵气,绘发展之胜景。生态优势已成为贵州最为独特的优势。从过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种自用,到现在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参与市场竞争,贵阳和遵义正在深入推进的农村产业革命,做活生态产业文章。

关键词: 贵阳生态产业 遵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