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推荐 >

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 奏响长三角一体化“协奏曲”

2019-12-05 09:10: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蓝天白云下的沪通长江大桥。许丛军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对长三角地区的重点任务和共同关注的前瞻性、综合性、战略性问题,开展联合调研、联动民主监督

以联动的形式跳出行政边界,不仅可以发现自身的问题,还可以发现长三角地区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2018年6月20日,位于上海市北京西路860号的市政协大院,迎来了一批“不同寻常”的客人。

江苏省政协主席黄莉新、浙江省政协主席葛慧君、安徽省政协主席张昌尔分别带队来沪,他们与“东道主”——上海市政协主席董云虎一起,承担两项任务:一是召开第一次长三角地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二是共同签订《关于建立长三角地区政协联动机制的协议》。

根据这份协议,长三角三省一市政协建立起了联动机制,围绕中央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对长三角地区的重点任务和共同关注的前瞻性、综合性、战略性问题,开展联合调研、联动民主监督。

一年多来,随着联动机制的建立,人民政协协调关系的优势得到充分激发,长三角地区政协之间的合作形式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政协联动正为这个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贡献着新的智慧和力量。

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

“建议加大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区域间、部门间数据整合力度,拓展数据研究分析及趋势研判等功能……”11月20日,第三次长三角地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会上,这份长三角地区政协“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落实情况”联动民主监督总报告摆在了与会者的面前。

这是继去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政协建立地区政协联动机制之后,四地政协之间又一次“集体行动”的成果。

“三省一市政协要立足各自智力和组织优势,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搭建跨区域协商平台和团结协作、联合联动平台。”董云虎认为,四地政协之间组织机制化的相互交流,能够带动长三角区域内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交流交往,广泛凝聚各方共识,从而形成推动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

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发挥议事谋划、统筹协调作用,政协秘书长工作会议发挥服务保障作用,各地政协委员开展联合调研、联动民主监督……建立一年多来,长三角地区政协联动机制的成效已初步显现。

三省一市政协围绕“科技创新圈建设”和“促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两个主题进行了两次联合调研,形成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总报告;连续两年组成联合民主监督调研组围绕“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落实情况”,先后前往安徽、江苏、浙江、上海调研,行程达十余个市县,在今年的第三次联席会议上,联合调研总报告和联动民主监督总报告分别被审议通过。

而这些合作的成果,都上报各省市党委、政府作决策参考,同时以提案、大会发言、社情民意等形式报送全国政协。

跨省联动解决突出共性问题

“跨省联动机制的建立,是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一大突破。”在上海市政协常委、人口环境资源建设委员会主任陆月星看来,省级政协的工作都以区域为边界,但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以联动的形式跳出行政边界,不仅可以发现自身的问题,还可以发现长三角地区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拿生态环境保护来说,三省一市水相连、气相通、土相接,个性问题多半都是共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陆月星说。

2018年,江苏省政协牵头制定了长三角地区政协联动民主监督的实施方案,根据方案,三省一市政协分别组织政协委员在本地区开展民主监督,之后又组织四地政协委员集体赴各地开展民主监督调研,并针对区域水源地保护、临界地区污染联防联控、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共商共议。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长三角区域的互动和交流多停留在省级主管部门层面,尚未全面下沉到市县区,尤其是在省级行政区的交界区域,许多地方都没有建立起沟通机制。”上海市政协委员、市水务局科技信息处调研员崔海灵说,这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相邻地区之间就生态环境问题沟通协调不顺畅、反映不及时的情况。

问题及时反馈汇总,得到各方高度重视。通过《加强长三角临界地区省级以下生态环境协作机制建设工作备忘录》等一系列文件的签署,长三角区域省、市、县环境应急联动机制全覆盖正逐步实现。

2019年,围绕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落实情况,三省一市政协连续第二年进行了联动民主监督。“今年的调研主题更加聚焦,比如围绕长江大保护,就沿江化工企业的布局、沿江区域的生态修复进行了深入调研。”陆月星说,委员们充分发挥优势,联动监督形成的总报告针对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落实,一共提出了五类主要问题,包括区域一体化协作统筹不够完善、流域水污染协作亟待加强等;同时还提出了七大建议,包括推动区域立法与执法协作、加强区域生态环保源头管控、提升区域生态环境科技支撑水平等。“通过久久为功、深度聚焦,让联动监督调研的效果更明显。”陆月星说。

以一体化眼光看待区域发展

政协联动机制成立一年多来,一次调研中的一个细节,让崔海灵念念不忘。

“我们的船在黄浦江上航行,突然看到靠岸边的位置,有一小片上游漂来的水葫芦和蓝藻,当场就捞了起来。”大家一起研究这片水生植物,崔海灵发现上游省份的委员们表情沉重。“那一刻我真正感到长三角地区不分彼此,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以后我履职时考虑的也不再只是一个城市、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要看看别人对上海有什么样的期待。”崔海灵说。

与崔海灵持相同看法的,还有上海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柏国强:“上下游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利益关系,一直容易出现争议,大家站在各自立场上说话也能理解。”跨行政区的政协委员联动机制,增进了委员们对不同地域的了解,让他们履职时能以一体化眼光看待区域发展。“跨行政区,看到了人家的家底和难处,会发现其实长三角是一本账。”柏国强说。

前不久的第三次长三角地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上,一组数字让大家很振奋。

2018年,上海市围绕持续推进空气质量提升开展的“三高三低”企业协同综合整治,完成市级产业结构调整整治1460项;江苏省推进长江经济带化工产业污染整治,关停了“散乱污”企业2800家;浙江省完成工业废气治理项目1075个、涉气“散乱污”企业整治5500家;安徽省一年开展16轮“压茬式”大气强化督查,检查污染源16760个,发现存在问题7864个,整改完成超过85%……

在生态环境保护这个主题上,秉持着共同目标,大家都在积极做贡献。在其他领域,三省一市政协间的联动机制也在发挥着作用。2020年,四地政协联合调研的议题已初步拟定,主题为“推进长三角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建设”。

“合作的形式和内容还在探索过程中,但总的来说,我们希望长三角地区政协之间的联动能成为区域发展的履职品牌,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陆月星说。

关键词: 一亩三分地 长三角一体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