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市场 >

广州发布交通发展年报:近三年全市平均通勤时耗36.5分钟|世界热文

2023-06-30 14:54:54    来源:信息时报

6月29日,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城市交通年报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广州举办。会上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2022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白云机场年旅客吞吐量2610万人次,单一机场吞吐量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广州南站旅客年发送量4770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一。

枢纽服务能力保持全国前列

广州对湾区辐射效果显著


(资料图片)

据介绍,白云机场年旅客吞吐量2610万人次,单一机场吞吐量连续三年全国第一。全年承担国际航空旅客吞吐量78万人次,是国家重要对外门户枢纽。广州港集装箱年吞吐量2486万标箱,位居全球第六。铁路旅客年发送量6667万人次,广州南站4770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一。

广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程度高,2022年大湾区城际间日均出行量542万人次,广佛肇占49%,其次为深莞惠(36%)、珠中江(15%)。广佛同城联系强,广佛两市间日均出行量171万人次,占湾区城际出行总量32%,约为深莞的2倍(84万人次)。南沙与大湾区城市(含广州其他各区)日均出行总量同比增长8.6%,达到77.6万人次;南沙与周边城市32.7万人次/日,占广州与大湾区跨城出行总量的13%,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2021年占比9%),南沙作为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的地位正在得到加强。

全市平均通勤时耗36.5分钟

新能源汽车成为机动车增长主体

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轨道网络与城市空间骨架形态基本契合,沿轨道交通轴线人口岗位密度明显更高,轨道站点800米范围内人口、就业密度分别为2万人/平方公里、1.3万个/平方公里,是非轨道覆盖建设用地区域的2.9倍和4.1倍,全市轨道站点800米人口岗位覆盖率36.6%,中心城区54.7%。近三年,更多市民选择区内就近上班、居家远程办公等弹性工作方式增加以及外围地区就业机会增长,全市平均通勤时耗36.5分钟、同比减少2.2分钟,45分钟以内通勤出行占比80%,维持在较高水平。

中心城区绿色出行(含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常规公交、轨道交通)比例77%,居全国超大城市前列。地铁通车里程621公里,日均客运量646万人次居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6.3万辆,同比增长47.5%,成为机动车增长的主体,年度新增的机动车中75.3%为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日均出行量600万人次,同比增长14.5%,相比2019年增长50.3%,呈迅猛增长趋势。

加快珠江口通道建设

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报告》对广州交通发展目前存在的挑战进行了相关的建议。《报告》指出,大湾区跨城通勤人口初具规模,总量达到118万人,其中广州在大湾区的跨城通勤人口54万人,占大湾区跨城总通勤人口的45%。但在跨城出行时耗上,跨珠江口通道不足是制约大湾区东西两岸高效流动的短板之一。《报告》建议加快莲花山过江通道、增莞番高速和轨道22号线东延等项目建设,多措并举强化湾区东西两岸直连。

针对南沙区与中心城区、港澳等地交通联系时长超过1小时,往珠江口东岸城市的道路拥堵、高铁班次少且时耗长,往珠江口西岸城市缺乏轨道直达。《报告》建议加快推进南沙站、广中珠澳高铁、南中珠城际等项目建设,研究港深西部铁路延伸至南沙站,协同港澳,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近年来,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占机动化出行比例由2019年的61.1%降低至2022年的47.2%,电动自行车全方式出行占比由5%增长至11%。公共交通面临可持续性发展难题,电动自行车引起的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问题有待系统性研究解决。《报告》建议尽快做好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顶层设计,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引导各类交通方式有序发展。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