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市场 >

康美药业再遭上交所31问 四大谜团待解

2019-05-13 16:11:32    来源:券商中国

康美药业再遭拷问,这次不是媒体,而是上海证券交易所!

5月12日,康美药业发布公告称,收到上交所2018年度报告事后审核问询函。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上交所要求公司从业务板块及毛利率、主要资产及负债项目、经营业绩和现金流三大方面进行补充说明。

康美药业再遭31条

这三大方面又包括了31个分项问题,要求上市公司需结合目前的资金情况、现存债务的到期时间,说明未来一年的具体偿债安排,明确是否存在难以按期偿还的债务,充分提示相关风险,并说明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等。发问之全,发问之细,堪称年报问询之典范。这种“盘点式”的拷问最终也极有可能还公众一个真实的康美。

4月30日,康美药业报出会计差错之后,股价开始连续杀跌六个跌停板,但在上周五早盘有资金进场撬板,并成功将其拉红,最终以上涨2.56%收报。

康美药业再遭31条

那么究竟是谁在豪赌这么一只问题股呢?可以肯定不是机构资金,因为这种股票无法进入他们的股票池。有市场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这极有可能就是一帮专门干撬板业务的资金所为,目的就是帮助利益相关人打开跌停,以防止股价再度跌停,引发股权质押等爆仓风险。去年康美药业跌停的时候,也有撬板资金救场。这种性质的资金并不能扭转股票的走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康美药业虽然已经被媒体扒得干干净净,但仍有四大谜团待官宣:

一是康美药业去年底被立案调查,至今没有结论;

二是资产负债表中的300亿货币资金究竟从哪里来,去了哪里?存货又是否存在造假的情况;

三是康美药业的庄股迷雾;

四是康美药业是否存在退市的可能。

康美药业被上交所31问

5月12日,康美药业发布公告称,收到上交所2018年度报告事后审核问询函。这份公告很长,PDF格式足足有5页,问得全,问得细致。问询函主要涉及三个大的方面,分别是关于业务板块及毛利率、主要资产及负债项目、关于经营业绩和现金流。

其中关于业务板块及毛利率部分又提出了毛利率上年度调整具体情况及原因等9大问题;涉及到资产负债项目的问题则有20个;涉及业绩和现金流的则有2个。

这已经是上交所于近期对康美药业下发的第三份函:

4月30日,康美药业报出会计差错之后,即收到了上交所的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认真自查和核实有关情况,充分披露相关信息、明确投资者预期。

5月5日,康美药业再次收到上交所问询函,追问货币资金核算出现重大差错的具体原因等诸多细节。

康美药业再遭31条

康美药业再遭31条

分析人士认为,经过上交所盘点式的追问之后,康美药业公司的真实情况可能会逐渐浮出水面。按理说,这并不等于是利空出尽,但上周五康美药业股价的表现却颇有这个意味,股价走势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为何?

6个跌停之后谁在豪赌?谁在撬板?

5月10日早上依然跌停,但开盘即开板,随后迅速拉升,全天震荡收涨2.56%。成交量急剧放大,全天换手9.74%,成交额26.09亿元,成交429.29万手。该股当日集合竞价以5.63元的跌停价成交113.71万手,成交金额约6.4亿元。集合竞价阶段成交量已比之前5天的成交总数量3倍还多。以6.42元收盘价计算,早盘跌停价抄底进入的6.4亿元资金已浮盈约8983万元。那么,究竟是谁在撬板呢?

5月7日和5月9日,康美药业曾连续上榜龙虎榜。数据显示,4月30日至5月7日,沪股通专用席位买入889.38万元,为买入榜第一;5月9日当天,沪股通专用席位再度买入176.91万元,为买入榜第二。但5月10日,沪股通被关闭,也即意味着这部分资金既不可以买,也不可能卖。由于5月10日,该股未能上榜龙虎榜,所以亦不知道究竟是谁有此惊人一举。

康美药业再遭31条

康美药业再遭31条

有市场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这极有可能就是一帮专门干撬板业务的资金所为,他们的目的就是帮助利益相关人打开跌停,以防止股价再度跌停,引发股权质押等爆仓风险。去年康美药业跌停的时候,也有撬板资金救场。

去年10月,康美药业曾连续四个跌停,但在第四个跌停(也即10月22日)的时候,有神秘资金进场撬板,当日以下跌3.29%收报,但次日依然跌停。Wind数据显示,去年10月22日的541万手,为康美药业上市之后第二大单日成交量。当时就有市场传言,康美药业已经找好撬板手。

据了解,撬板已于去年发展成游资圈的一种盈利模式。一方面,去年以来经常有闪崩的股票出现,自然开板不容易。另一方面,股价持续下跌会引发股权质押爆仓,对大股东相当不利。找人撬板,大股东一般会要补偿游资撬板金额部分的2%-3%不等。撬板方亦是搏一个概率,一般个股打开跌停之后,都会有人跟风。但接下来的几个交易,撬板资金就会出逃。所以,这种性质的资金并不能扭转股票的走势。

据F10的资料显示,康美药业控股股东康美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累计质押占其持股比例99.53%。如果继续杀跌,出现股权质押爆仓的风险会加大。

坐庄疑云是否与财务谜团存在关联

其实,从去年开始,市场对康美药业的质疑已经开始发酵。去年下半年曾有媒体报道康美药业货币现金高、存贷双高、大股东股票质押比例高和中药材贸易毛利率高等相关内容。并质疑康美药业高货币资金却没有银行理财的情况。这一质疑导致千亿康美开始崩塌,去年10月份,康美药业遭遇股债双杀,虽然在此期间,康美药业曾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传统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不会将货币用于理财投资。

比较诡异的是,就在媒体质疑刚刚过去不久,康美药业又与做庄和内幕交易扯上了关系。2017年11月,四川证监局做出处罚决定,依法对深圳市博益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廉君内幕交易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审理,并作出了行政处罚。去年10月,王廉君被公安经侦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操纵标的还可能涉及康美药业。10月26日,康美药业发布澄清公告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康美实业持有博益投资90%股权、公司控股股东之一致行动人许冬瑾女士持有博益投资10%股权。

但澄清公告并未打消市场的怀疑,随后即有媒体曝光,在康美药业坐庄的是深圳市中恒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前台老板叫陈少鞍。11月28日,康美药业再度闪崩。截至11月29日,康美药业已从10月中旬的高位跌去50%,市值缩水约500亿元,期间经历数度闪崩和一字跌停,相继跌穿2015年股灾期间的低点及2016年熔断产生的低点。并不止于康美药业,皇庭国际、盛迅达、中洲控股等公司亦同步表现出相似情形——联动性的集体崩盘。

康美药业的庄股属性得以强化,那么庄家与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康美药业财务谜团是否又与坐庄有关呢?目前市场上并未有人追问此事。而在去年12月28日晚间,康美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具体是什么违规,性质是否严重?目前还不得而知。

是否会因造假而退市?

若按照康美药业的公告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说法,四月份最后一天引起舆论追踪的300亿失踪案就是因为一个重大会计差错而引起。但这显然也经不起推敲。目前,又有市场人士开始质疑康美药业的存货。

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由于康美药业未披露存货更加具体的构成信息:中药饮片、自制药品、保健食品等的存货,因此,只能计算医药和保健食品存货的总体周转情况。医药、保健食品在2018年度对应的营业成本为130.27亿元,2017年的营业成本为104.15亿元,2018年12月31日存货为307.91亿元,2017年12月31日为293.55亿元。按此速度,可以计算康美药业的存货周转天数,即2018年存货周转天数=365天×307.91亿元÷130.27亿元=862.72天=2.36年;2017年存货周转天数=365天×293.55亿元÷104.15亿元=1028.76天=2.82年。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康美药业在2018年卖了130.27亿元的存货,即使假设2018年当年采购当年卖出的存货为零元,2017年12月31日的存货为293.55亿元,那么也至少有163亿元以上2017年以前的存货在2018年12月31日还没有卖出去。在2019年3月31日的一季报中,营业成本总额为34.26亿元,即使把物业租售的营业成本包含在里面,那么2017年以前的存货至少还有129亿元没有卖出去。

现实中,存货不可能是在2017年12月31日一天之内产生的,假设是在一年之内比较均衡的产生的话,即使不考虑2017年1月1日之前的存货余额,那么2017年12月31日的293.55亿元存货平均下来的时间大概就在2017年6月30日左右。那么,康美药业的医药存货和保健食品存货的保质期是多少天?哪家医院、哪些消费者会在以后购买康美药业两年前的医药产品和保健食品?如果康美药业承认上述数据是真实的,那么康美药业卖的是陈年产品,如果康美药业否认产品不是陈年的,那么数据就是谎言一部分。

那么,康美药业会不会因为造假而退市呢?

这个周末,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9年年会上强调,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必须牢牢守住“四条底线”:

一是不披露虚假信息;

二是不从事内幕交易;

三是不操纵股票价格;

四是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对照这“四条底线”,上市公司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于问题严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证监会将综合运用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市场禁入、刑事移送等手段,追究公司特别是大股东、上市公司董监高、实控人的责任。这可能是对康美药业、康得新等之流的上市公司发出的最强劝诫。双康结局如何,让我们静观其变。

券商中国时谦

关键词: 康美药业 拷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