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市场 >

IPO变局 有人欢喜有人愁

2018-03-26 14:53:04    来源:中国证券报

IPO生态正处于新一轮变局中。其中,“四新企业”获得制度和保荐资源倾斜,迎来政策暖风;“带病”申报的企业或撤单,或徘徊犹豫;有的企业在借壳与IPO之间摇摆不定。分析人士认为,伴随IPO审核制度和退市制度的不断完善,“带病”企业将逐步退出,优质企业登陆A股将得到更多便利,未来IPO将呈现“拥抱新经济”和“质重于量”的特点。

IPO质重于量

东北证券分析师指出,证监会新规一方面让符合标准的企业可以尽快上市,另一方面让质量不达标的企业知难而退,既保证了过会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也将解决IPO“堰塞湖”问题。IPO被否企业3年内不得借壳上市,有望进一步打击壳股价值,未来企业申请IPO会更加谨慎。证监会新规旨在防止一些IPO被否的问题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上市,防止其成为市场的潜在“毒瘤”,从源头把控新股的质量。预计未来IPO的审核标准会持续从严。

广证恒生分析认为,企业IPO的排队时间正在缩短,时间成本降低,因此建议拟IPO企业不要过于急切地申报,而应先完善公司内控制度,规范运行,正确评估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减少或消除企业运营中的潜在风险,以便申报后能顺利通过审核。IPO被否企业的出路包括再次申报IPO、海外上市、被并购、挂牌新三板等,应合理地运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来帮助企业发展。

国泰君安分析认为,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IPO改革预期的升温,叠加今年以来从严审核的监管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目前的IPO生态。对企业内生性盈利能力要求的提高、对新经济企业的欢迎以及对审核制度、退市制度的完善,均反映出监管部门对于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坚定态度。

业内人士表示,在监管态度坚定、执行有力的背景下,未来IPO将呈现“拥抱新经济”和“质重于量”的特点,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符合经济发展趋势、有内生性盈利保证、成长前景向好的优质企业将受益于IPO新生态。

借壳者陷两难

部分原来做IPO和借壳两手准备的企业陷入两难境地。证监会近日宣布,对于拟通过重组上市的企业,IPO被否后需至少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这意味着,IPO被否企业三年内不得借壳上市。

深圳地区一家私募机构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以往IPO被否后,企业可以选择再次申请IPO或借壳上市。如果再次申请IPO,从材料重新准备、申报再到上会,时间周期会拉得比较长,而借壳相对快捷。现在如果选择先IPO,则要冒如果被否则三年内不能借壳上市的风险。

“如果先尝试借壳上市,风险也不小。不仅要付数以亿元计的壳费,而且谈判耗时耗力,资产价格、支付方式等谈判关键点存在不可控因素。监管部门对借壳上市审核的严格程度堪比IPO,如果最终借壳失败,前期投入都打了水漂。”上述保荐代表人表示。

华峰资本CEO陈挺峰认为,目前做两手准备的拟上市企业属于少数,有借壳意向的企业一般对上市时间要求较高、资产体量较大、利润较高。

“带病”企业发愁

“富士康IPO申请的快速过会对证券行业触动很大。不论出于响应国家战略还是基于业务层面的考量,券商的投行资源都会向新经济企业尤其是‘独角兽’企业倾斜。我们手上的项目不少属于人工智能、高新技术领域,现在正从中遴选可能走绿色通道的企业优先申报。”某上市券商的保荐代表人说。

2018年以来,政策暖风不断吹向新经济企业。上交所表示,要重点关注“新蓝筹”公司,助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壮大,多角度、多领域、多方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深交所公布的未来三年战略规划提出,将针对创新创业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和股权特点,推动完善IPO发行上市条件,扩大创业板包容性。

深圳某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一些原拟赴海外上市的公司开始犹豫,准备在监管部门对“独角兽”企业做出更明确的界定、具体配套制度出台后再做决定。

“除估值方面的考量外,对国内经济发展的乐观判断、国家支持新经济企业政策的预期、部分科技企业研发期间获得国家重大专项资金扶持或税收优惠等,都会促使有上市想法的‘独角兽’企业在本土发行上市。”上述保荐代表人表示。

新经济企业迎来政策暖风的同时,一些拟IPO的“带病”企业发愁。开年以来,中止或终止IPO申请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今年以来共有52家拟上市企业中止、终止IPO审查,其中16家为中止审查,36家为终止审查。开年不到3个月,中止、终止IPO的企业数量已达去年全年的42.28%。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主动撤单的情况频发。上述保荐代表人表示,撤材料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情况是企业“带病”申报IPO。此前不少“带病”企业抱侥幸心理,计划先申报,然后在排队过程中整改。它们的问题涉及合规、财务、关联交易等。这些问题如果在可预期时间范围内解决不了,只能先撤材料,这类情况占多数。第二类情况是企业在审核期间发生突发状况,如受到行政处罚、被举牌等。第三类情况是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如行业下行导致企业业绩增长乏力。

“我们手上有两家企业前不久刚撤材料。此前发审委提了很多问题,都是新一届发审委一直重点关注的。”某区域券商投行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如果只是小问题,可能用半年或一年解决,再进行二次申报。按现在IPO的速度,从排队到过会最快要一年半时间,但如果是终止审查,则要间隔12个月才能再次申报。如果问题比较大,由于发审委对近三年材料审核得很细,企业需要撤回来重新做近三年的材料,时间周期就更长了。

“现在最怕的是企业有历史沿革问题,比如受过行政处罚、存在股权代持等。”该投行人士指出,“存在历史沿革问题的企业很难过会,而且记录无法擦除。现在我们的解决办法是重新成立一家公司,将原公司业务和人员转移到新公司,以新公司的名义进行申报。”

上述保荐代表人表示,目前部分“带病”企业正在观望。“有的公司确实有瑕疵,但暂时没有撤回材料。毕竟IPO项目前期耗费了很多人力、物力,企业和保荐机构的投入都很大,中介机构会建议再看一看。”

关键词: 变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