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口径须一致 一码通行或实现
无独有偶。3月27日,网上有多个视频显示,江西省九江市长江一桥处,湖北省黄冈市与江西省九江市两地警务人员发生争执,有一方人员被推搡到地上。视频拍摄者称,起因是九江交警不让湖北车辆人员通行。
次日上午,江西省和湖北省两属地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联合发布公告,称经共同协商,双方均撤销疫情防控期间设置的临时防疫站点,双方互认健康码,两地群众持绿码通行,不需要其他任何通行证明。
《法制日报》记者发现,健康码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化防疫措施,本应在复工、出行场景给人们创造便利,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顺利。
近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低风险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必要的健康证明要做到全国互认。国务院办公厅会同各地区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方面,推动建立了健康码跨省份互认机制,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各省(区、市)防疫健康信息共享、健康码互通互认。
数字化动态管理 健康码地方先行
健康码互认的本质在于打破“数据墙”,而打破“数据墙”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顶层设计模式,直接从国家层面制定标准向各地推广;另一种是从地方试点开始,之后再做互认并汇总完善成为国家统一标准。
目前,采取的模式是地方先行、由点及面。
2月7日晚,“余杭绿码”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率先推出。2月10日起,在余杭区各非市级、非区级检查点,只需“扫码+体温正常”就可以通行。一天后,杭州健康码在支付宝上线。
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郭泽强介绍,抗击疫情需要有一个本地动态实时地图,而市民申报的健康、疑似、确诊等健康信息,如果要实时更新,靠纸质证明是很难办到的,这就需要靠数字化的证明。“纸质证明只能证明你此时此刻的状态,而健康码是动态的,可以实时更新。这样政府的防疫成本就可以大大降低。”
相关资料显示,健康码的评判源于三个维度:
一是空间,即疫情风险程度,大数据公司可以精确到乡镇(街道);二是时间,即某个人去过疫情地区的次数及停留的时间长短;三是人际关系,即与密切接触人员的接触状态。
继杭州健康码上线后,全国各省市纷纷开始上线自己的健康码。如江西省的“赣通码”,广东省的“粤康码”,江苏省的“苏健码”和南京“宁归来”、无锡“锡康码”、苏州“苏城码”等。
3月10日,湖北省也下发通告,宣布开展健康码发放工作。此前,湖北省已向省内必须返岗人员发放了第一批绿码,作为返岗通行证明。
据了解,湖北健康码基于支付宝平台城市服务和鄂汇办App,结合个人自主申报和政府部门防疫信息自动审核,生成红黄绿码。绿码将作为省内必需返岗人员的通行证明,全省各地通用、互认。
据不完全统计,阿里目前负责开发的健康码已经在超过200个以上的城市落地,腾讯的“防疫健康码”也已经覆盖近9亿人口,累计亮码人次近16亿,超过100个城市计划上线。
《法制日报》记者采访发现,不论主导健康码的是政府单位,还是提供技术支持的企业,大多数没有详细公开过健康码背后的算法逻辑,各地依据的评判维度是否一致也就无从得知。此外,各地在主办单位方面也存在差异。例如,湖北健康码的主办单位是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贵州的“赣通码”由省大数据局统筹;珠海斗门健康码则由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主导。
湖北省信息网络安全协会会长王耀发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目前,健康码基本上都是由政府平台主导。尽管各地的名称不同,表现形式不一致,技术支持也不一样,但都是基于政府的公信力在推广。如果核对好标准接口和互信机制,在应用层面的互信互认是可以达到的。
数据资源未共享 互通互认成难题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全国大部分省份已下调了疫情应急响应级别,绝大多数地区已是低风险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省市推出的健康码多达近百种。随着各地复产复工,人们每天必做的事情又增加了一项——“打卡”健康码。
在很多地方,健康码是在当地各个场所畅行无阻的唯一凭据。但一旦跨省、跨市,甚至只是跨区,绿码可能就失效了。
有网民发微博称,对于健康码全国范围内互通的问题,目前各地政府有各自的顾虑,以万无一失的态度在做防控和互认,担心出问题后被问责。对于老百姓来说,心理上对于病毒的恐慌也还未消除,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情绪,反歧视和信科学的精神还欠缺,基层政府压力也很大。
《法制日报》记者采访得知,全国大部分省份已建设了本地健康码,在各地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数据不共享、缺乏互认机制,健康码互通互认成为难题。也因为如此,人员跨地区流动出现不便,制约复工复产。除湖北省外,其他地区的健康码由于依据数据资源不同,出现了已领取健康码的市民前往外地时还需再注册健康码甚至还需再隔离14天的情况,给已经可以正常出行、复工的人员带来很大的困扰。
在频频发生的健康码不能互认的舆情中,以湖北健康码的遭遇最为典型。
湖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年底,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约1095万人。其中,省内转移约495万人,省外转移600万人左右,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
3月25日,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的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复工复产的热潮。然而,来自湖北省的袁先生在办好健康证明、复工手续后,从湖北省荆州市开车到贵州省贵阳市,当地社区人员却要求他进行14天集中隔离,费用自理。
袁先生说,好不容易在老家打完14天的卡,拿到一张绿码,谁知回到贵阳,又被告知要重新申请当地的健康码,再隔离14天,“心态都要崩了”。
一名工作人员声称,目前贵州省内尚未与湖北省实现健康码互认,外省人员来到贵州省境内,需使用贵州省内通用的健康码。
武汉律师陈勇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少地方出现过画地为牢的行为,此举在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情有可原,但在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不合理的“土办法”是不能容忍的。“有些人表面上喊着湖北加油,实际上却让湖北人流泪。各级政府应该体现责任意识,不能让歧视湖北人的现象在社会蔓延。”
此前,载有1600多名荆州籍务工人员返岗高铁专列到达广东,一下车就收到了真诚的礼遇。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到广州南站迎接,看望慰问来自湖北省的返岗务工人员,要求广东各地周到细致地照顾好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然而,湖北有一家五口人持湖北健康码的绿码去广东佛山务工,没想到却被邻居举报。社区人员上门,坚持要将其送到指定酒店隔离,隔离费用自理。无论他们如何解释,社区人员都不为所动。经协商,他们最后在家自行隔离。
深圳律师刘学锋说,尽管省级层面已经有要求,不能对湖北人设置障碍、歧视湖北人,但省内不同市之间还有不同规定,有些市执行得比较好,有些市则依旧在执行隔离政策。“有些地方的规定随时变换,一天一个样,不同时间抵达的湖北人被折腾得晕头转向,给已经可以正常出行、复工的人员带来很大的困扰。”
不过,也有一些省市对湖北人的态度比较理性。
近日,浙江省在省级层面明确表示,除武汉之外,对湖北省其他16个设区市一律从“红码”名单移除,只要拥有当地健康标识、申领了浙江省绿码的湖北省人员,除用人单位内部要求外,不再有任何强制性隔离的区域性规定。
3月1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低风险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必要的健康证明要做到全国互认。
据《法制日报》记者统计,截至3月28日,湖北健康码已经可以和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的多个城市健康码互通互认。
数据口径须一致 一码通行或实现
有专家指出,健康码本身没有任何含义,只在应用时才调用后台数据,验证得出是否符合出行标准的结果。因此,数据的真实性是一个地方的数据能够被别的地方承认的重要前提。目前有的地方还在采取一级响应,有的已经降到三级响应了,这就意味着某些地区设定的门槛相对更高。健康码互认的本质在于打破“数据墙”,在同一个数据口径上达成一致,才能实现跨区域跨平台的“一码通行”。
2月28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推出“防疫信息码”。公众可以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中“防疫信息码”入口,部分省份的公众也可以通过微信城市服务中“防疫健康码”入口,进行健康码的申领服务。
相关资料显示,为推动各地健康码互通互认,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了跨省份互认共享的三种实现方式:第一种是在不改变地方现有健康码的情况下,通过跨地区防疫健康信息数据共享,在本地健康码中增加跨地区互认功能;第二种是各地健康码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信息码”对接,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信息码”为中介进行转换,从而实现跨地区健康码互认;第三种是未建设本地健康码的地区,可直接采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信息码”,同时结合本地防疫健康相关信息,实现跨地区互通互认。
据《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全国健康码互认已经在推行当中,相关标准——《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接口标准》也已制定完成。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胡功群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从表面上看,健康码在各省市互认的难度是技术和标准,深层次的原因是各自利益的权衡,缺乏的是政府相关部门的意愿和决心。“健康码互认在技术上没有障碍,只需各地遵循标准技术规范,互相开放共享数据,保证业务的有效性和协同性。”
近日,长三角三省一市建立了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将在全国率先实现健康码全覆盖;浙江与海南、河南、四川、湖南等地签署了健康码互认合作协议;京津冀也在积极推动健康码互通互认。
安徽财经大学教授张运书认为,在疫情尚未结束的当下,要通过“数字化防疫”手段,为方便群众出行和企业复工提供重要保障。当前健康码开发标准一致,并不存在技术难题,各地的健康码也已具备了互认共享的基础数据。“由于各地疫情防控形势和政策不同,社区人员往往只认自己所在城市的健康码。因此,各省份应加强合作,提升防控健康码互认等举措,为疫情防控期间跨省出行提供便利。”(记者 王阳 见习记者 张守坤)
关键词: 健康码
相关阅读
-
中超第19轮的补赛开打 梅州客家在大连...
昨天下午,中超第19轮的补赛全面开打。北上大连的梅州客家在大连市... -
广东男篮23分击败上海大鲨鱼 布鲁克斯...
昨晚,CBA常规赛再战一轮,广东男篮以23分的优势击败上海大鲨鱼队,... -
全红婵首次参加跳水世界杯 207C动作得...
昨晚,在德国柏林举行的跳水世界杯产生了首枚金牌。在女子双人十米... -
李玮锋出任广州城主帅 广州城才逐渐走...
在结束第21轮0∶0逼平沧州雄狮的比赛之后,广州城只是稍作休整,在1... -
《和平精英》的开放世界 全局开放商业想象
未来30年,元宇宙将是中国的支柱产业,至少有12亿人可以成为元宇宙... -
如何打破银行场景金融转型焦虑 百融云...
身处数字经济时代,用户对于千人千面、实时响应、场景化的诉求日益... -
泰隆银行突破柜台窗口式政务服务定式思...
日前,绍兴市柯桥区外贸共享客厅在泰隆银行绍兴分行揭牌成立,在全... -
世界快资讯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 投...
相关阅读:消费市场逐步恢复新型消费增势良好政策措施加力显效工业... -
四部门:部署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
人民网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孙博洋)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日... -
台州银行投向小微企业与“三农”客户的...
台州银行温州分行成立12年来,与小微企业和三农交贴心的朋友,累计... -
精彩看点:智通A股融资融券统计|10月27日
智通A股融资融券统计|10月27日 -
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21.5亿元红狮印...
由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牵头的等值21 5亿元人民币红狮印尼东加银团... -
浙商银行投放人行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清...
近期,浙商银行落实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的相... -
绍兴市成立科学家研究中心 打造弘扬科...
日前,绍兴市科学家精神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仪式在绍兴文理学院举行。... -
浙江省科协科普部组织浙江农林大学5位博...
日前,浙江省科协科普部组织浙江农林大学5位博士科技志愿者,响应智... -
鹿城区科协持续举办项目路演活动 吸引...
近日,为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创新... -
孙宇晨2022釜山区块链周演讲:区块链是...
据韩国媒体全球经济新闻10月27日报道,波场TRON创始人孙宇晨线上出... -
世界即时看!挺进深地挖掘油气潜能(新知)
【现象】今年6月,西南油气田双鱼001—H6井钻井深度达9010米,创造... -
三季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核心阅读 人社部日前发布的三季度就业数据显示:就业形势总体稳... -
为村民铺就“幸福路”(新视点)
金秋时节,来到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蔺家庄村,桃园里的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