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平安普惠平台遭质疑:女子提前还清贷款后又被催收

2019-04-29 09:43:34    来源:华商报

在申请提前还贷并履行完所有手续一年后,亲朋好友却又接到了贷款公司的催款电话,多方交涉后,贷款公司承诺汇报上级解决却迟迟无果,杨女士担心个人信用受损。

再三确认后提前还清了贷款

2016年12月,因生意上有资金需求,临潼区的杨女士在平安普惠公司贷款13万元,“当时约定是每月等额本息还款5000多元,还款期限是两年还是三年记不太清了,但说用款时间只要超过3个月就可以提前还款,借款与个人征信挂钩。”杨女士介绍,后来生意出了问题,害怕出现恶化无法还款,2017年9月,她主动向平安普惠平台为其办理贷款手续的工作人员杨某说明情况,提出提前归还贷款,并请其代为申请个别款项的减免问题,对方答应,并在不久后提供了经过该公司核算后需杨女士归还的剩余金额83176元。

“我通过多种渠道再三向对方核实,是否付了这笔钱就算清偿了所有本息,与平安普惠之间的借贷合同关系就此消除,他都给予了肯定的答复,称将操作一次性扣款业务。”杨女士说,在同一时间她还曾向杨某上级求证,对方也予以肯定答复。2017年9月5日晚,杨女士分两笔将还款打入相应账户,还款就此完成。

然而,时隔一年后,2018年11月,杨女士的几位朋友先后接到平安普惠工作人员的催款电话。随后杨女士也收到催贷人员的消息,她急忙将当初与杨某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发给此前联系的杨某,但对方没有回复。

多方交涉总说正在协调

为尽快解决问题,杨女士多方联络平安普惠平台及其工作人员,“但能联系到的工作人员都是说一次话后就不吭声了。”杨女士说,她曾向平安普惠总部反映此事,对方也表示调查解决,但此后都没有消息。她又找到该公司位于西安市新城广场和东大街附近的两个门店,相关负责人告知说,当初经办她业务的工作人员杨某早已离职,而且杨某的操作违反相关规定,“有个负责人说杨某当时没有帮我办理提前还贷手续,是为了多挣手续费,同时也为门店增加收入。”杨女士表示,她手头的聊天截图足以证明当初她已申请并经由杨某办妥了提前还贷手续,平安普惠也承认杨某曾是他们的工作人员,就不应该让她再承担任何责任。

交涉中,平安普惠提出两种方案,要么杨女士将逾期一年的两万余元利息归还即可解除借贷关系,或等80天后,该贷款平台进行第三方保险赔付,但这势必影响杨女士个人征信等问题。杨女士颇为焦虑,数次与对方交涉,但对方的答复总是正在协调。

怀疑贷款平台利用客户信用牟利

此前,杨女士当着华商报记者的面拨通平安普惠公司的电话,对方王姓工作人员一再表示,他们调查、上报都需要时间,并承诺下周会有答复,对于杨女士的各种质疑未予答复。随后,记者多次联系该工作人员均未果。

杨女士介绍,她在长期交涉过程中了解到,当初的贷款并不与个人征信挂钩,她查询个人征信记录尚好,但其贷款逾期的信息已在全国信贷大数据库内有记录,“我的两张信用卡已被停用,在另外一个贷款平台也因有逾期还贷的污点无法贷款。”杨女士担忧的是,这样下去,很可能影响到自己的个人信用,买房购车等贷款无法办理。

杨女士表示,一个在另一家贷款机构供职的朋友告诉她,对于贷款机构来说,客户还款周期越长,机构获利越大,而负责这笔业务的工作人员提成就越多,所以,贷款机构或者工作人员可能选择不提前还贷而继续牟利,等有朝一日穿帮后,该贷款机构也不会对当事贷款人催得过紧,这就会出现杨女士遇到的只催款一次便再无消息的现象,贷款机构最终会让客户选择再支付一笔利息终结合同,或者等到一定时限后寻求第三方保险机构赔付,在这个过程中,贷款机构早已收回本金且获利颇丰,而留给借款人的可能就是因为个人信用问题而带来的长期尴尬。

后来事情有了后续报道,记者从杨女士处了解到,华商报的报道引起了平安普惠公司的重视,“他们主动找到我商谈此事,1月14日帮我结清了贷款手续。”杨女士告诉华商报记者,此事已经得到处理。平安普惠平台已出具个人借款结清说明,表示杨女士已履行借款协议下的全部借款本息还款义务。杨女士提供的个人借款结清说明显示:根据对您还款行为的记录,您已履行借款协议下的全部借款本息还款义务。

而日前,当事借款平台也曾赶到华商报社说明情况,表示已与杨女士结清债权债务关系。

关键词: 平安普惠平台 猫腻 贷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