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目的是提高自身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018-07-13 15:37:44    来源:新华网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朱森第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清醒认识到问题,并加快实现制造业“强身健骨”。中国建设制造强国是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瞄准自身竞争力的提升,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朱森第说,中国制造整体水平处在从工业2.0迈向工业3.0过程中,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在生产效率、产品品质、能源消耗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在全世界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制造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中国制造实现由大变强,不仅要瞄准前沿技术和生产力,更要着眼于整体水平的提高。

朱森第说,中国建设制造强国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和努力,力图在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产组织、加快信息化融合、扩大国际合作等方面,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是着力于通过自身努力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使自己变强,但并不排斥别人强,更没有明确要在全球占据什么位置。”他说。

推进建设制造强国要有重点。朱森第认为,选择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在内的十大重点领域,是考虑到这些领域我国相关企业基础比较好,希望这些领域的经验对其他产业提供借鉴,从而实现制造业整体水平跃升。同时,这些领域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百姓物质文化需求密切相关,也与全球制造业发展走向相吻合。

朱森第强调,我国是在开放的环境下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通过广泛的国内外合作,重视和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制造业创新能力和供给能力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国际机构和企业参与其中,共享发展成果。比如,智能制造推进过程吸引很多国外厂商的关注,也有不少进入中国市场,取得良好成果。以工业机器人为例,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总量14.1万台,比上年增长58.1%。其中,国内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3.78万台,同比增长29.8%;国外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10.32万台,同比增长71.9%。“这足以表明我国没有采取市场准入限制。”朱森第说。

朱森第表示,中国政府鼓励企业是原则和方向上的引导,资金上也采取政府引导资金的办法,主要支持技术创新,而非对某个产品进行补贴,大量资金是靠企业自己投入。此外,金融机构的支持也采用市场化的做法。“这本身符合市场竞争规律,其他国家也都是如此。”他说。

朱森第表示,中国建设制造强国是在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做法、结合本国制造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推进的。比如制造业创新中心就是借鉴了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计划的做法。未来,中国将加快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的步伐,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供给能力,朝着制造强国这一目标坚定迈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