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央行对部分银行降准置换MLF 不改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2018-04-18 10:45:41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人民银行17日公布,从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专家表示,此次降准的原因包括对小微企业加大支持、配合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避免部分银行流动性紧张等。此次降准大概率利好债市,股市中的周期性行业可能得到一定提振。未来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优化流动性结构

“当前,我国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同时适当释放增量资金。

除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外,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此次降准还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贸易摩擦带来一些不确定性,要求短期内流动性要相对宽松;二是目前国内面临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短期内需适当对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三是未来仍有结构调整的任务。

利率市场化也需要降准配合。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表示,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要有相对应的手段来对冲负债成本上涨,协助扶持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政策的实施。未来可能会有后续措施缓释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降准并非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大。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表示,一季度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增速实现全年6.5%左右的目标问题不大,降准意在缓解结构性问题。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持续存在,降准可释放4000多亿低成本资金,有利于支持小微企业。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近两年没有降准的原因是防风险。经过去杠杆,我国宏观杠杆率已得到控制,中国经济金融风险得到很好控制,对货币政策的掣肘减轻。

避免部分银行流动性紧张

沈明高认为,短期来看,降准使得流动性相对宽松,资金紧张状况会有所缓解,市场利率短期上升的压力会减轻,甚至略有下行的可能,但空间不太大。预计美联储会继续加息,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小,否则人民币有贬值压力。

从银行角度看,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表示,此次降准是针对银行存贷增速不对称以及银行存贷比上升的情况采取的措施。

去年银行贷款增速很快,今年一季度贷款继续增加,但银行存款增速非常慢,今年一季度更是增长乏力。

此次降准不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不利影响。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此次降准,央行进行了精准的安排。在释放的1.3万亿资金中,9000亿元将用于操作当日偿还MLF借款,另外4000亿元将与4月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不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影响。可见,央行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变。此次降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也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降准有利于避免部分银行流动性紧张。”高玉伟表示,名义上降准释放的资金超过1万亿元,但超过2/3用于偿还MLF,这将显著降低商业银行对央行的利息负担,同时降低流动性风险,以便银行“轻装上阵”支持实体经济。

对于市场,李奇霖表示,无论是量还是价,或是其他传导渠道,此次降准对债券都是利好,继续看好债市。

对于股市,沈明高认为,周期性行业会得到一定提振。潘向东表示,此次降准在补充流动性的同时,也会提振市场。

货币政策取向料不变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降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强调,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杨成长预计,未来仍会实行相对比较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仍需严控资金对两个方向的过度流入,即地方政府债务和房地产领域。

潘向东表示,防风险是今年三大攻坚战之一,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更改。

“总体来看,本次降准不会改变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主要目的是在保持总量基本不变的基础上,优化流动性结构,防范金融风险,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

温彬表示,下一阶段的降准仍有空间,央行可能差别化降准,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双创”、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