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私募公司债到期规模超7500亿 迎来首个兑付高峰
2018年,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私募公司债)将迎来第一个还本高峰。
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期的一份数据透露,2018年私募公司债的到期规模约7585亿元,相当于去年的2.37倍。而且,未来三年这类债券的到期规模还将继续攀升,至少达到8000亿元,2021年将达到峰值。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这类债券的持有人主要是金融机构及旗下理财产品。其中,商业银行(含农信社)的认购资金最多,约占四分之一。
第一个兑付高峰
私募公司债的到期规模正在逐年上升。
2017年到期的私募公司债有3201亿元,今年则将迎来第一个还本高峰年份,到期规模约7585亿元,相当于去年的2.37倍。
近期,中证协一份最新场外证券业务统计表明,2018年~2021年是私募公司债到期规模的高峰,2019年到期规模持续攀升至8935亿元,2021年达到峰值8994亿元。
据了解,私募公司债的期限大多是3~5年。这意味着,今年即将发行的这类债券到期年份可能是2021年。那么,未来三年的到期债券规模将超过这一统计,尤其是2021年的到期债券还本规模估计会超过万亿元。
目前,从发行人看,热衷于通过私募公司债融资的企业,排在第一位的是金融业,其次是建筑业。
评级方面,大概只有一半的私募公司债在发行时有债项评级,其中大部分都在AA以上,债项评级在AAA以上的约有三分之一。
银行是最大持有人
还本高峰也意味着兑付高峰,而近两年债券违约时有发生。
Wind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交易所、银行间、柜台市场共计发生49起债券(包括公募债29起和私募债20起)违约案例,有的是还不了利息,有的是还不了本金。其中,有21起债券在违约发生后(不限于2017年年内的违约案例)才逐步兑付本金或利息。
不同于公募债的是,私募公司债的持有人数量不多,最多五六十人,少的甚至只有一两人,而且通常是金融机构及旗下理财产品购买。因此,一旦违约,更多的做法是机构持有人与发行人协商逐步兑付,或者直接诉之公堂。
去年,“10英利MTN1”未能足额兑付,华泰证券就向其发行人天威英利发起诉讼。此前,广州证券承销的私募公司债“14吉粮债”违约,持有人东兴证券和安信证券也都提起诉讼,要求吉粮收储承担全部责任,担保人吉林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及广州证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中证协数据显示,私募公司债的持有人来源于商业银行(含农信社)的资金最多,约占非公开募集公司债券募资总额的四分之一;其次是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券商资管计划、公募基金、证券公司自营资金等,这四类资金约占十分之一。
相关阅读
-
央行今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流动性总...
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临近月末财政支出可吸收央行... -
人社部近日在其官网公布了2017年全国各...
人社部近日在其官网公布了2017年全国各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 -
关于做好2018-2020年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 -
借大佬虚假背书成ICO融资法宝 区块链背...
大树底下好乘凉!ICO(首次代币发行)白皮书有大佬名义背书、宣传时有... -
作为业内为数不多的全牌照资管公司 原...
在经历2007年股灾和2014年老鼠仓事件后,海富通元气大伤,不仅权益... -
巨额减持进行时 深交所发函要求寒锐钴...
过去一年在资本市场上风头正劲的寒锐钴业(304 490,-10 40,-3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