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整治“奇葩年报”须用硬手段

2018-02-09 10:45:48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媒体报道,近期,随着A股上市公司纷纷公布2017年业绩预报,一些企业的奇葩亏损理由着实令市场震惊。对此,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将一查到底。网民指出,对试图规避公告义务,刻意在公告中搅浑水、放烟雾弹等乱象,应当发现一例处罚一例,不能手软。

网民“曹中铭”表示,扇贝说跑就跑,说回来就回来。A股上市公司奇葩事还真多。除了扇贝会跑外,皇台酒业6700万元的成品酒说没就没了,抚顺特钢生冷的钢铁居然也“飞走”了。

网民“风雨潇潇”认为,对这些“奇葩公告”,有些投资者可能一笑了之。实际上,这不可避免会伤害到信息披露制度的严肃性、真实性。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看企业经营状况,最直接的窗口就是企业发布的公告,而这其中最主要的、信息量最足的便是业绩公告。上市公司财务作假或发布“奇葩”业绩公告,显然会误导投资者的判断,给投资者造成损失。

网民“有报天天评”指出,ST保千里之所以害人无数,就因为它在跌前还挂着0.17元的业绩,牵扯着新能源车、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军工等概念,忽然来个“亏损无法预知”,叫只看财务报表选股的股民们情何以堪。

“出现这些‘奇葩’亏损理由,很可能是一些公司为亏损找借口,推卸经营者的责任。” 网民“杨德龙”说,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方面看,监管应该对业绩下滑、出现问题的公司更加严格,对一些信息披露不完善、财务造假,或是有经营责任的相关负责人,要进行严厉处罚,给投资者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

网民“曹中铭”提出,具体到獐子岛案例,其存货盘点主要是进行抽测,并根据抽点的统计来测算整体海域的存货情况。此时,会计师事务所、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的勤勉尽责就显得非常重要,监管部门还应从中介机构方面多下功夫。与此同时,对这类企业的上市问题,也应从严把关。

网民“光火”表示,目前监管部门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就是原来随意对待信息披露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对试图规避公告义务,刻意在公告中搅浑水、放烟雾弹等乱象,应当发现一例处罚一例,不能手软。

(记者 李奕蕾 整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