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共享单车沦为“移动广告位”? 治理必须跟上

2022-04-21 11:52:08    来源:东方网·东方快评

涉黄、驾照销分、住房公积金提取、非法追债……市民纷纷反映,共享单车“藏污纳垢”,想挑一辆“干净”车可真难。走在街头巷尾,线杆上、墙面上的非法小广告越来越少了,共享单车已然成了“城市牛皮癣”的“新宿主”;非法小广告页面上留电话的越来越少了,逐渐取而代之的是二维码……记者调查发现,随着非法小广告的投放方式“转型”,执法部门面临着二维码难治、单车流动性强等新问题。(4月20日《北京日报》)

随着小区管理的规范化和有关部门的持续整治,过去散落在地的小卡片,粘贴在线杆上、墙面上的小广告明显减少。严管之下,非法小广告的生存空间逐渐发生了转移,共享单车成了新型“移动广告位”。搜索相关新闻不难发现,各地的共享单车几乎都遭遇到小广告“霸凌”。共享单车“牛皮癣”,不仅影响着市民骑行体验,也影响着市容市貌。

从媒体调查来看,治理共享单车“牛皮癣”比整治贴在线杆上、墙面上的非法小广告难得多。尤其是许多共享单车“牛皮癣”只有二维码,没有电话号码,有关部门很难做到现场取证,而且其背后牵涉的内容多是严重违法,根据违法类别不同,需分别由有关部门依法打击。笔者以为,办法总比困难多,治理共享单车“牛皮癣”,也需打组合拳。

首先,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广告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请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等发送广告。共享单车作为租赁出行的交通工具,属于企业财产,企业应当承担起主体责任,不能任由不良广告主在“自家”车上粘贴小广告。这意味着平台企业不仅有责任保持运营车身整洁,还有义务向执法部门举报不良广告主,同时应在防范上主动作为。比如,在车身喷涂防黏贴涂层、推出防粘贴涂料的单车等。

其次,要探索整合多方力量。除充分发挥街乡综合行政执法队的作用,强化属地管理,还应加强与公安、电信等部门的合作,强化对小广告背后违法行为的打击,多措并举阻断非法小广告传播链。更关键的是,执法部门要根据不同违法类别,依法严惩重处。比如,根据《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规定,擅自张贴广告等问题,可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此,不妨通过顶格处罚、信用惩戒等手段,强力挤压非法小广告生存空间。

此外,要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共享单车与墙面、线杆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区域分散、流动性强。相关部门不妨通过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引导市民爱护共享单车,规范有序使用和停放,鼓励大家共同抵制共享单车“牛皮癣”;相关企业平台不妨推出举报小广告的奖励机制,如根据举报数量或频次给予相应的骑行费减免或奖励。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大家主动参与到共享单车小广告整治中来,共享单车才不会沦为“移动广告位”。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