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基金 >

全球快看:2022年"三农"成绩单:逆势夺丰收 夯实经济"压舱石"

2023-01-18 15:35:57    来源:人民网

2022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农民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资料图片)

今日,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国新办举行的2022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面对去年新冠疫情和严重自然灾害的双重压力,"三农"工作者全力以赴保供给,攻坚克难守底线,凝心聚力促振兴,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粮丰农稳,农稳国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2022年“三农”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2023年如何稳住农业基本盘,继续夯实“三农”压舱石?在此次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就社会关心的话题进行了回应。

逆势夺丰收 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曾衍德介绍,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比上年增加1052万亩,产量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大豆种植面积1.54亿亩,比上年增加2743万亩,产量2028万吨,同比增加389万吨。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09亿亩,增加近400万亩,油料作物总产量3653万吨,比上年增长1.1%。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中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九连丰”,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今年的粮食产量?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看来, 去年我国粮食实现逆势夺丰收得益于义利同抓”“上下协同”。

“义”是压实责任,连续第三年向省级人民政府下达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各地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层层压实责任,千方百计地挖掘粮食生产潜力。

“利”是加强政策支持。2022年,中央财政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大,通过继续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三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合计发放400亿元一次性补贴等措施,有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上下协同”是打赢抗灾夺丰收硬仗有效的举措。把关键措施落得实、落得细。在关键农时把力量压到了一线,组织科技人员蹲点指导,推进小麦促弱转壮、“一喷三防”,为打赢硬仗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为今后抓好粮食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潘文博说,2023年,将坚持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着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扩大大豆油料,主攻提高单产,全力以赴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

乡村产业培育壮大 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

产业带动力的强弱,关系着脱贫攻坚成果的持续巩固。曾衍德介绍,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有效发挥实效,全年超过65%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已经消除了返贫风险。

产业带农效果明显。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超过55%,每个脱贫县都培育了2个至3个特色主导产业,近3/4的脱贫人口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全年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3278万人,超过年度目标任务259万人。

农村就业创业势头良好,就地就近就业率超过90%。曾衍德介绍,农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新建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0个农业产业强镇,乡村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数据显示,在产业带动、就业拉动下,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33元、实际增长4.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45,比2021年缩小0.05。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司长许健民表示,今年将加大在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3.5万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政策倾斜支持力度,促进重点区域加快发展。

“在就业帮扶和产业帮扶上,今年将支持和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勤劳致富,确保全年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脱贫人口人均经营净收入稳步提升。”许健民表示,同时要深化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驻村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迈入世界第一方阵

农业现代化根本出路在科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一步。

曾衍德介绍,去年农业科技创新亮点有重大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速、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加强三个特点。

重大科技创新步伐加快。通过启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核心种源和新品种培育等领域都取得了阶段性突破,核心种源“卡脖子”问题得到缓解。

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速。通过培育了一批战略科学家、农业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优秀科技人才,打造了一支农业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同时,在高效育种、耕地保育等领域建成34个学科群、469个重点实验室组成的农业农村部学科群实验室体系,建立了60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形成了解决专业性、产业性、区域性重大关键技术协同创新模式。

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加强。围绕稳粮保供,开展了“科技壮苗”行动、大豆科技自强行动和油菜绿色革命科技行动,近百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精准服务,为重要农产品减损失、提单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向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1557名专家组成科技特派团,为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农业科技成果系统集成,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曾衍德说。

(责编:郭思邈、高雷)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