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基金 >

【时快讯】江西:从“穷守青山”到“喜见金山”

2022-12-19 08:43:07    来源:新华社

偏远山区的空气“卖”出了好价钱,“不砍树”的小县城成了全国最大的家具制造基地,外来老板凭进山种植的作物就可获得银行贷款……林业资源大省江西以改革思路和大胆做法激活“沉睡”的山林,山区百姓逐步实现“穷守青山”到“喜见金山”的转变。

给“林老板”放贷,银行为何大胆了起来?


(资料图)

在江西崇仁、资溪等地种了4万多亩灵芝的聂国军,前不久靠一本证书获得资溪县农商银行300万元授信贷款,年利率最低3.8%。此前,他曾在两个月内跑银行20多趟仍贷不下款,无奈找民间借贷借了300万元给员工发工资。

从连吃“闭门羹”到银行“送上门”,困扰无数“林老板”的难题,以今年6月资溪颁发的全国首张林下经济收益权证得以破题。

“以前银行宁愿把钱贷给林和地都权属关系明晰的林农,也不愿给能创造亩产利润2万元的企业。”资溪县金融办主任金建华说,只靠一纸租赁合同,确实证明不了灵芝收益权在法律上属于聂国军,而证书的作用就在于此,这也是银行敢贷的关键。

在聂国军的“林下经济收益权证”上,写明了林地租赁年限、灵芝生长周期和面积。但光有证还不够,为打消顾虑,资溪以财政担保搭建收储平台“两山银行”,如出现坏账,由平台代偿并收储运营相关林业资源。

“县里为平台托底,能让银行敢放贷、企业能发展。”资溪县委书记吴淑琴说。当前在资溪设立生态支行或生态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已有10余家,截至8月底,林业相关贷款余额达32.62亿元,占全县贷款余额四成以上。

“改革成为撬动资本愿意进入深山老林的杠杆,让无形的山林经营权成了有形的资本。”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韦秀长介绍,截至今年9月,江西全省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超5200亿元,同比增长44.54%。

好空气“卖出”好价钱,“空壳村”有了厚“家底”

半年前,江西赣州崇义县麟潭乡龙峰林场独石村,这个靠财政转移支付摘掉“空壳村”帽子的村集体,拥有了一笔1500万元的“家底”。去年底,江西省林科院的专家进山评估,核算出林场未来10年有30万吨空气可以“卖”钱,独石村老支书黄德顺当时还以为遇到了骗子。

今年6月,民生银行南昌分行召开年中会议,公司业务部总经理骆明根据参会人员交通、食宿,以及使用的纸张、矿泉水等消耗品计算碳排放量,通过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按每千克0.05元的价格买了2.5吨碳汇,卖家就是独石村。

龙峰林场占地3.8万余亩,林子虽大,但过去林业收入不到大伙收入的1%,约九成村民从中没有收益。“除了3位每月拿1500元工资的护林员,大多数人认为林子长得好不好,和自己没啥关系。”黄德顺说。

为让山里的好空气从林间走向市场,江西探索建立自愿减排市场,挂牌交易包括崇义在内的3个试点县的林业碳汇。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集团董事长刘超说,集团会同林业和环保部门,按照当前碳汇交易市场行情和企业减排成本,商议出每千克0.05元的林业碳汇交易价格。截至目前,已完成林业碳汇交易121万余宗。

江西森林覆盖率持续稳定在63.1%,居全国第二。好空气虽“多”,也不能“贱卖”。实际上,过去两年老区的好空气已出现涨价态势:两年前每吨预估值35元左右,如今每吨50元。“这背后不仅是交易机制逐渐捋顺,也得益于‘降碳、控能、增惠’的理念深入人心,让老百姓相信‘生态好就是家底足’。”刘超说。

最近,龙峰林场一派热闹景象,黄德顺和村民忙着锄草、搞残次林改造。“我们得把林子看好,保证接下来的10年固碳量稳定在30万吨。”黄德顺说,村里还考虑用卖空气的钱给林子上份保险,防止出意外。

江西省分管林业工作的副省长陈小平说,江西以市场化手段改变过去“城市排碳、深山固碳”彼此割裂的关系,带动林农从碳汇交易中受益,使得他们把护林看得更重,以金山银山反促绿水青山,让山更绿、水更清。

眼睛向外找木材,“南康木匠”买卖全球

在赣州南康区,记者听闻了一段“木匠之乡”满世界找木材的故事。

改革开放初,南康十万木匠下广东,后返乡创业,把家具产业做成了惠及千家万户的富民工程,但始终没能走出“要致富,得砍树;不砍树,难致富”的怪圈。2009年,当地数百家家具企业因无法证明所用木材系合法砍伐,一夜间面临取缔关门。

如今,“木匠之乡”换了光景,成为“全国最大实木家具制造基地”,每天两列中欧班列从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源源不断运来木材,全年进口木材上千万立方米,约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

亲历这一变化的赣州市南康林业分局副局长肖相如说,当年南康6000多家家具企业每年所需的800万立方米木材,仅三成是有砍伐指标的“合法木材”。进口木材合法,但从沿海兜兜转转到南康,每立方米就要比沿海同行多上900元。

从广东家具企业辞职,回乡创办南康第一家家具厂的杜永红说,南康并非林木资源富集地,如果“只看得见眼前山头”,不仅产业难上台阶,前期靠“放水养鱼”发展起来的百亿产值化为泡影也就几年功夫。

被逼到死角的南康向外找出路。6年前,当地打破先例在内陆县城建无水港口。当时,全国10个内陆港口7个在省会城市,只有一个在南康这个县级城市,这让进口木材直抵南康。家具产业不仅要活下来,还想和国际品牌掰手腕,就不得不对产业链不全、品牌设计弱等病灶“痛下狠手”——

南康引进500多家物流企业,打造“半小时配套圈”,物流成本比广东顺德还低15%;引进甘中学博士团队,打造无人自动化生产线,从木材上料到成品下线,生产一把椅子不到5分钟;引进全球上百家设计公司、500名设计师入驻,产业链不断升级……

曾经一张南康木床只能赚5块钱,如今融入国际一线设计,成本1万元,售价近3万。去年南康家具产业总产值达2500亿元,户籍人口只有80万的县城却常住120万人,近50万人被家具产业吸纳就业。

“改革思维助力南康家具产业蹚出了一条林茂、民富、产业兴的现代林业产业新路。”江西省林业局局长邱水文说,根据规定,江西全省每年允许采伐1200万立方米,有赣州港的进口木材,实际采伐还不到300万立方米。

不砍树,青山也能变金山。大山深处,更多“点绿成金”的故事还将不断上演。

(本报记者沈锡权、高皓亮、黄浩然)

(责编:王震、陈键)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