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基金 >

全球讯息:热点追踪 | 警惕隐藏在细节中的“魔鬼”

2022-10-09 15:34:55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红周刊 作者 | 苗中杰

《红周刊》:越博动力实际控制人将由李占江变更为济源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实控人变更后公司能否改变目前的颓势现状?

邱诤:越博动力的主导产品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适用于不同动力驱动的各类新能源汽车。听起来公司主业似乎不错,但2019年至今公司巨亏超10亿元,而计提巨额的应收账款准备是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截至2022年6月30日,越博动力的应收账款净额仍高达3.54亿元,而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仅1.9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4.41%。


(资料图)

营业收入下滑4.41%看似不高,但需要了解的是,在越博动力2022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之中有一项“车辆运营及其他业务”收入为0.83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1.88%,是公司所有业务收入中占比很高,但其毛利率为-1.69%。该项业务在越博动力的2019年年报中出现,公司历年定期报告之中都没有对该项业务做出详细介绍,2019至2021年该项业务的收入分别为383.81万元、2057.91万元和1788.97万元。而同期该项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29.65%、-14.56%和64.78%,在该项业务毛利率2021年离奇增长之后,2022年重回负值。若扣除这项业务的影响,2022年上半年越博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业务的营业收入将骤降至1.16亿元,同比下滑超过40%,在新能源汽车类上市公司业绩蒸蒸日上的时候,越博动力不仅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且营业收入节节下滑,公司前景堪忧。

《红周刊》:国新健康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94亿元,拟投资于三医数字化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新项目是否能够扭转公司亏损态势?

邱诤:2016年至2021年,国新健康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0.99亿元、-2.43亿元、-1.84亿元、-1.73亿元、-2.41亿元、-1.89亿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后再次亏损0.84亿元。公司号称聚焦医保基金综合管理服务、医疗质量安全服务、药械监管服务三大业务方向,但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仅有0.82亿元,且数字医保业务的毛利率长期为负值。

公司此次募投项目与现有业务相关,其未来发展前景如何我们暂且不需去判断,而目前需要了解的是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超过6亿元以上,且公司短期借款仅有0.35亿元。近些年公司一直不缺少资金,如果上述所谓募投项目能够改变公司长期亏损的情况,为何公司近些年一直宁可让资金闲置,也不进行投资?

《红周刊》:光启技术下属子公司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客户A签订了2.55亿元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其中1.49亿元的超材料产品不在已披露的超过12亿元订货需求范围内,属于新增订单,这是否预示着公司超材料产品已进入收获期?

邱诤:2017年,光启技术募集资金净额68.38亿元,该项募集资金已于2017年1月23日全部到位,公司称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产业化项目和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两个项目总投资预计72亿元。公司当时称项目建设期为3年,而截至2022年6月30日,时间距募集资金到手已经接近五年半的时间,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仅18.59亿元,而在这18.59亿元之中还包含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亿,也就是说公司在近五年半的时间里,真正用于募投项目上的资金仅有8.59亿元。据光启技术当时称,仅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产业化项目达产后,将年增营业收入58.96亿元,新增利润总额16.62亿元。而2022年上半年公司超材料产品的收入为3.42亿元,虽然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且毛利率高达61.89%,但需要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的应收账款及票据净额高达9.11亿元。高应收撑起的营业收入是否安全,投资者尚需警惕。

《红周刊》:主营中成药、中药材以及医药电商业务的太安堂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公司未来是否有翻身机会?

邱诤:谈到药企我们经常会提到研发费用,2022年上半年ST太安的中成药制造业务收入为1.69亿元,而其研发费用仅为661万元,而这种情况非ST太安独有。同期中药类上市公司如易明医药营业收入3.86亿元,研发费用仅293万元;新里程药品收入1.91亿元,研发费用0元;贵州百灵营业收入12.83亿元,研发费用仅1159万元。中药类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普遍如此,而现代制药企业如百济神州半年的研发费用就超过了50亿元,未来哪种药企更具前景不言自明。

(本文已刊发于10月1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

关键词: 热点追踪 警惕隐藏在细节中的魔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