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基金 >

蔡记|探索之旅·中华文明第一缕曙光

2021-12-26 06:05:24    来源:观点地产网

蔡穗声良渚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南距杭州西湖约20公里。 

最早的地名是宋代(960~1279年)“梁渚里”,明代(1368~1644年)称"良渚"。良者,善也,美好之意。渚,“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良渚即“水中美好的可居小洲”,这与当地河港密布的地理环境相符。

良渚与杭州西湖

根据百度地图标识

1936年施昕更先生在家乡良渚发掘了石器和陶器,两年后出版《良渚》一书。

1959年中科院考古所夏鼐所长命名“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的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

从出土陶片、陶器中发现了刻画符号。

刻画符号主要有笔画简单的指事性抽象符号、象形符号,以及表意性的图画符号三类。迄今发现六七百个表意性符号。

还发现了由多个刻画符号组合排列在一起,可视为原始的文字形态。

刻纹陶豆

浙江余杭美人地遗址出土

刻符陶罐

浙江余杭南湖采集

1986年在莫角山西侧发现反山王陵,坐落在高于地表6米的人工土台上。发掘出11座大型墓葬,出土玉、石、陶、象牙及嵌玉漆器等1200余件(组),九成以上是玉器。

墓地分南北两排,等级高的在中间,随葬品依墓主等级有差异,显示着当时的阶级分化。

南排居中的12号墓随葬品种类齐全,数量最多,以单件计658件(不含玉粒和玉片)。琮王、钺王、柱形器等玉器上雕琢的神人兽面纹以及高达6件的玉琮占有量,显示了墓主至高无上的王者地位。

随葬品数量仅次的是北排居中的20号墓,以单件计538件(不含玉粒和玉片),4件玉琮,24件石钺,墓主拥有很高的神权和军权。

玉琮内圆外方,中部贯穿,四角对称施刻四组相同的图案,四壁有纵向直槽,是良渚先民宇宙观的反映。

《周礼》:“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玉琮是祭祀大地礼器和通神法器。

良渚先民发明的玉琮在广东汕尾、甘肃临洮、山东日照、江苏武进等地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以及四川成都、河南安阳、山东滕州、江西新干、陕西长安等地的商代遗址均有出土,并作为祭祀礼器一直沿用到明清。这是良渚文化广泛交流与传承的实证。

浙江余杭瑶山遗址12号墓采集

玉琮

浙江余杭后杨村遗址4号墓出土

神人纹多节玉琮

反山遗址21号墓出土

“玉琮王”四节,黄白色,有紫红色瑕斑,重约6.5公斤,高8.8厘米,孔径4.9厘米,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最精美。

玉琮王

反山遗址12号墓出土

图源网络

玉琮是神人兽面纹的重要载体,代表神权。神人兽面纹还见于其他玉器和象牙器、嵌玉漆器等高端器物上。

神人兽面纹玉琮

反山遗址17号墓出土

神人兽面纹是良渚统一的神徽,遍布其文化分布区,是良渚玉器图案的母题,也是其先民共同尊奉的神祇,标志他们有着高度一致的精神信仰。

神人兽面纹玉琮

浙江余杭瑶山遗址12号墓采集

神徽是神人兽面一体,多重方式表现。以浅浮雕突出神人和大羽冠、兽面的眼鼻嘴;再以阴线表现冠上的羽状纹及神人兽面的细部,两旁是神人的上肢,底部是兽面的下肢。

神徽经历了从早期繁复、具象到晚期渐趋简化、抽象的过程。

图源网络

钺由斧演变而来,象征权力与威严。甲骨文和金文中的“王”字,是由钺演变而来的象形字。

玉钺

反山遗址17号墓出土

钺代表军权。“玉钺王”是王的权柄,是唯一雕琢有神人兽面纹和鸟纹的玉钺(见钺左上方),柄嵌玉髹漆,上下端装配玉瑁和玉镦,玉瑁造型取自于神徽的冠帽,体现了王权神授。

三叉形玉器高4.8厘米、宽8.5厘米、厚0.8厘米。正、背面均平,正面中央琢刻戴羽冠的神人兽面纹饰,侧叉上是两个侧面相向的神人头像。

此件三叉形器形制规整,纹饰精美,代表了良渚早中期三叉形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三叉形玉器

浙江余杭瑶山遗址7号墓出土

图源网络

龙首纹玉镯孔径6.1厘米。白色,外壁雕琢四组顺向环镯的龙首纹。

龙首纹玉镯

浙江余杭瑶山遗址1号墓出土

2006年在遗址黄土堆积层下发现块石,大量的块石组成一个巨大而闭合的城墙基础。

因城墙而发现古城遗址,由此“良渚文明”得到确立。

古城遗址距今5300~4100年,持续时间约1000年。

古城是三重向心格局。以宫殿区为核心的内城280万平方米,约为4个北京故宫大小,有仓储、手工作坊及水路交通系统等功能区。外城631万平方米,由17处断续分布的长条形台地连缀而成。

宫殿区西北角是反山王陵。

古城外西边有汇观山祭坛及墓地。

坐北朝南的宫殿区39万平方米,位于古城遗址中心高地,是最接近天空的地方,以中为尊、追求高耸的规划理念通过空间秩序彰显权力和社会阶层的差异。

宫殿区包括莫角山台地及其南侧的皇坟山台地、池中寺台地。

宫殿和国家粮仓就矗立在这片精心规划的区域上。这是良渚古城乃至整个王国的权力中心。

莫角山台地借助自然山地堆筑而成,人工堆砌厚度10~12米,面积约30万平方米。

莫角山台地顶面上建有大莫角山、小莫角山和乌龟山三座独立的宫殿台基,以及大型沙土广场和35座房屋基址。

三座宫殿台基之间是7万平方米的沙土广场,由多层黏土和沙土相间夯筑而成,平均厚度30~60厘米,最厚处达130厘米。施工工艺考究,质地坚硬,是举行大型仪式的场所。

房屋多建在高地或堆砌土台上。房屋平面呈长方形,四壁为木骨泥墙,两面坡或四面坡草顶,具有明显的等级区分。

小莫角山遗址

大莫角山台基为三座宫殿台基中最大最高,其顶面有7个面积约280~900平方米的高台式房屋基址。

其中2号房屋基址的建筑面积约112平方米,连同户外木构平台共约280平方米。

2号房屋基址复原图

宫殿建筑

电脑三维推测绘图并建模复原

民居多为5~20平方米小屋,木骨泥墙较矮,有的墙体内外有装饰灰白色涂料。屋顶坡度大,有的设有气窗。

民居建筑

电脑三维推测绘图并建模复原

环太湖地区已发现600多处良渚文化遗址,聚落分化明显。

良渚文化重要遗址

与聚落等级关系图

良渚古城是最高等级的政治中心,控制从属的区域中心;区域中心控制从属的村落,显示出早期国家的管理层级与控制秩序。

在四周绕水的池中寺台地发现了40万斤碳化稻遗存,令人猜想这里是不是国家粮仓?

浙江茅山遗址发现了最大的良渚文化稻田,由灌溉水渠和田埂分割成长条形田块,面积1000~2000平方米不等,总面积达5.5万平方米(折合80余亩)。

稻作农业是当时的经济支撑。

当时普遍使用了三角形石犁、V字形破土石器、石镰等多种农具,摆脱一铲一锹的耜(sì)耕而迈入了连续耕作的犁耕阶段,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工艺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尤其是治玉水平达到史前顶峰。

1958年在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发掘出绸片、绢片、丝带、丝线、麻绳等一批尚未炭化的丝麻织物残片,其平纹结构、密度体现出当时的纺织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其中的绸片和丝带为人工饲养的家蚕丝织物,属47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早期。

丝麻织物残片

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

图源网络

良渚地处水乡泽国,适合水稻耕作,也容易遭受洪涝。

在古城外围的北面和西面发现了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组成的巨型水利系统。10条水坝围成一个14平方公里的库区。另有一条5公里长的堤坝,引水到古城的北边。

水利系统占地辽阔,控制范围达100多平方公里,兼具防洪、航运、灌溉和滩涂围垦等综合功能。

这比传说的大禹治水早了一千年,也是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水坝系统。

良渚先民发明了一种巧妙方法堆砌土台和水坝,就是草裹泥。用木楸切一块泥,用茅草芦苇捆扎起来,方便运输,堆砌后的草裹泥相互咬合构筑成一体 。

木臿(chā)

浙江余杭卞家山遗址出土(仿制品)

草裹泥(仿制品)

有人切泥,有人割草,有人捆扎泥块,有人运输,有人堆砌,分工协作提高了效率。

泥土采自附近的山坡和山前台地,城墙底部垫石采自周边的低山丘陵,利用竹(木)筏在水网上运输。

据测算,古城和水利工程的土石方量约1000万立方米。以3人1天完成土石1立方米计算,需要3000万个工。

整个水系连同古城100多平方公里,凭借统一的规划设计,用庞大劳力分工协作多年,完成了相当于埃及胡夫金字塔(建造年代稍晚于良渚古城。距今4580年前建造,历时20年)土石方量三倍的浩大工程。

这是五千年前的工程奇迹,说明良渚具有复杂的组织机构、完善的人员管理和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是: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遗址真实地展现了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稻作文明的发展程度,揭示了良渚古城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区域城市文明的全景。

良渚古城座落在北纬30°上。在同一或相近纬度上,有长江上游的三星堆(北纬31°,三星堆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古城(北纬30°,哈拉帕文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古城(北纬32°,苏美尔文明)和尼罗河流域的胡夫金字塔(北纬29°,古埃及文明)。

北纬30°是神奇的纬度,被称为地球的脐带。

北纬30°见证了人类文明起源的多元性与共生性。

新石器时代漫漫长夜,满天星斗闪烁。

良渚是中华文明第一缕曙光,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摄于2016年6月

2020年11月

撰文、制作于2021年12月

图片如有侵权,告知即撤

蔡穗声 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名誉会长 观点地产新媒体专栏作者

关键词: 蔡记|探索之旅·中华文明第一缕曙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