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基金 >

刘向东:新型实体企业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021-11-17 21:22:34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1月17日电 题:新型实体企业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作者 刘向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2021年以来,市场出现了对消费走软、内需不振、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的深度忧虑。受基数效应递减和短期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放缓至4.9%。其中,消费不振的主要症结在于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不强。

但居民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消费结构仍在持续升级,刚刚结束的“双十一”也正凸显了中国消费者的信心和超大规模消费市场的潜力。以京东发布的数据为例,“双十一”甫一开启,京东首日就有139个品牌下单金额破亿元,其中苹果、小米、海尔等品牌下单金额更是突破10亿元,4万多家商家成交额同比超过200%。整个“双十一”期间,消费者在京东累计下单金额达3491亿元,同比增长近29%。

上述数据除了见证中国消费者拥有的强大消费潜能,还展现了疫情之下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复原力和韧性,也反映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体深度融合背景下产业链、供应链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效率的提升对实体经济起到的有力支撑作用。

一、供需两旺形势展现持续稳定增长消费能力

当前“双十一”购物节展现出的供需两旺情况展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消费能力。

一方面,从微观机制来看,供需两旺突出反映了通过创新有效实现消费市场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通过京东等电商渠道和物流服务既可以帮助商家有效地扩大销售半径,不仅提升了整体供应链的效率,也能为其降低全渠道成本;通过提前延展促销购物的时间,可以有效降低物流集中供应和延迟交货的风险,而京东“晚8点”等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举措的推出,既提高了消费者的参与度,也显著提升了消费者的整体体验。

另一方面,从宏观经济表现看,“双十一”消费快速回升不仅有助于提振2021年四季度的消费,同时揭示了消费者信心恢复向好,也将对经济增长起到强有力的拉动作用。供给端,我国疫情仍存在散点多发但并未对供应造成威胁和中断。需求端,消费者已逐步习惯疫情防控造成的不便和限制,强大的内需市场通过自身调节和经济调控治理手段能有效实现稳价保供。

二、消费潜力释放彰显中国消费升级新趋势

“双十一”购物节的火热同样也展现了我国新型消费业态和模式的创新成长以及居民消费升级的新变化、新趋势、新特征。不同用户群体、不同消费阶层以及消费新势力的全面崛起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品质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升级的趋势,消费新时尚、各群体消费潜力的释放也有效地促进了消费回补。

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表现一:性价比较高的“新国货”重获青睐。这反映出中国制造正在由贴牌生产逐步向自主品牌制造跃升,质优价美的“新国货”已成为中国很多消费者的购物首选,因此升级类商品和服务消费增长迅速。随着中国企业持续创新升级产品品质、性能和品牌价值,一批新老“国货”也受到消费者偏好,满足年轻人的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今年“双十一”期间,京东上销售的老字号跨界商品同比增长达105%,京润珍珠、谷雨等近50个国货美妆品牌同比增长均超100%。

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表现二:绿色低碳消费正成为时尚潮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节能、再生、有机产品的普及程度持续提高,绿色消费正在驱动生产清洁化、绿色化和消费节约化、低碳化,低碳环保的绿色消费大幅增长。“双十一”期间,京东线上线下(行情300959,诊股)渠道新一级能效空调销售额同比增长近70% 、“以旧换新”人数较2020年同期增长70%以上。

绿色低碳消费体现出人们对生态环境产品的增长需要,也推动各类企业加快绿色供应链建设。此次“双十一”期间,京东在全国30多个城市投入使用循环包装“青流箱”,京东物流共累计使用循环包装达到1135万次,相当于减少3400吨垃圾,实现累计减碳2.6万吨。

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表现三:服务消费业态更加多元化。居民在旅游、住宿、娱乐、餐饮、医疗、健康、养老、职业教育、文化娱乐以及小众及个性化定制等服务领域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实际增长15.1%,其中服务消费支出反弹恢复较快,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名义增长23.4%。

疫情影响下消费端数字化转型加速,沉浸式场景体验、“高科技”服务加持等新花样、新策略,正在催生更多消费新业态,一系列“无接触”服务呈爆发式增长。“双十一”开场4小时,京东生活缴费订单量同比增长8.8倍,代理代办订单量同比增长120%。

三、电商渠道纵向延伸引领供应链效率提升

目前,我国在消费互联网方面已走在全球前列,特别是通过数智化技术改造,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幅提升供应链效率,有效促进消费提质增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这一趋势意味着电商不仅提供买卖双方更加便利的交易场景,而且还要以数智化技术和服务引导供应链优化升级,不断降本增效。

“双十一”消费订单大幅增长反映了供应链效率提升所带来的成效。电商不再只是个消费门户集合器,更强调背后物流运作效率和供应品质的提升,通过数字化改造升级和供应链创新,加快对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不仅提供给商家产销环节带来的降本增效体验,也为消费者营造更好的全渠道购物体验。

线上零售渠道通过供应链基础设施的铺设和技术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帮助供应链上下游的行业伙伴实现数字化转型,成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加速器。“双十一”期间,京东智能供应链帮助500万种商品进行销售预测,每天给出超过30万条智能供应链决策,相当于数万名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7×24小时不间断工作。

四、数字化提速助力供需实现高水平适配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型消费领域渗透,“双十一”等网络购物节进一步加速企业和商家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生产,推动产品互联网的服务化延伸,实现需求精准对接的个性定制。

作为大众消费流量的重要入口,通过及时捕捉消费者沉淀的消费足迹驱动供应链快速相应,不仅可以打通生产到消费的全流程环节,形成相互渗透衔接的合力,面向细分市场进行精准营销和定制,还可以持续不断地引导生产端变革,把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有效地串联起来,逐步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增强了对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快速响应。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期间,京东反向定制产品销量为2020年的1.7倍,仅在电脑数码领域,京东联合联想、戴尔、惠普、华为、罗技等170个品牌打造1500余款C2M定制产品,超过40款单品成交额超千万,展现了模式创新对接供需两端所迸发出的市场活力。

五、新型实体企业演进驱动产业链稳步升级

“双十一”购物节是对供给端产业效率的测验,而供给端转型升级已离不开数字化的加持。实现数字化的厂商利用预售前置制等营销策略可以有较大的缓冲时间,解决供应库存不足和快递拥堵问题,特别是通过智能化的物流供应链系统能实时向客户提供订单物流信息,使其能有良好的收货预期,进而提高客户购物体验和消费满意度。

随着数字技术向产业链延伸,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过程中,一些不仅利用自身的数字技术和能力投身于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增长,而且长期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正在演化成为兼具数字经济和实体性质的新型实体企业,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促进经济恢复向好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京东作为这类新型实体企业的代表凭借扎实的基础设施、高效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充分发挥技术的外溢效应和放大作用,助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推动供给体系优化升级,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营。

六、供应链智能化改造助力中小企业成长

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过去传统零售依赖头部厂商的供需曲线,让供给曲线尾部的中小企业、商家和品牌也有“发光”的机会。

当前,电商企业应更多地承担起畅通生产与消费、连接上中下游的综合性企业、并构建由技术和数据驱动的智能供应链的角色,最终形成完整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生态体系,助推中小企业、商家和品牌成长,不仅提升供应链条中资源优化配置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性,推动实体产业不断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

以京东为例,今年 “双十一”期间,通过促进供应链全流程降本增效的一系列政策,京东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不仅促使中小型商家新增数量同比增长超105%,中小品牌新增数量同比增长超4倍,新品数量同比增长超58%,而且还有效地帮助中小企业平均库存周转天数较2020年同期降低4.2天,中小商家新客转化率高4倍,帮助4.3万个商家的成交额提高2倍以上。

“双十一”所迸发出来的消费增长的活力表明中国经济仍有着长期增长的深厚潜力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一次集中体现。在其中,新型实体企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推动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以更快的生产消费循环驱动产业链加速技术改造,不断迭代升级产品性能和品质,适应了快速变化的消费升级的需要,有力推动了产业链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效率提升。(中新经纬APP)

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关键词: 刘向东:新型实体企业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