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基金 >

吴晓灵:数字世界的前景不可限量,产值或超过线下物理世界——《平台金融新时代》后记

2021-11-04 21:23:14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红周刊 

“数据是新时代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认为,“互联网介入金融业务后,给我们的金融体系带来哪些改变、有哪些好处、我们应当如何看待……都需要系统性的研究和回答。”最近,吴晓灵领衔撰写的新书《平台金融新时代》就试图回答上述问题。《红周刊》节选了本书的后记,邀请大家站在全局角度,看看平台金融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以下是后记摘录(有删节):

多年前在互联网金融炙手可热的时候,我注意到第三方支付、网络小贷以及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借助互联网展业的各类货币市场基金,它们在方便了老百姓的支付、小额贷款,在提供了零钱管理及相对稳健的收益的同时,也给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存款、理财、代销等业务带来了冲击。随着体量的显著增大,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此后随着P2P的风险暴露,社会上对互联网金融的质疑也越来越多,互联网金融的称谓被金融科技替代,以体现涉及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的理念。

2020年11月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央行官员约谈蚂蚁集团管理层后,学界和业界专家纷纷发表各自观点,民众也从多个角度发声,一时间将平台公司介入金融的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蚂蚁集团因其体量巨大,给金融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监管部门及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逐一化解了这些冲击。

风波已经逐渐过去,但互联网平台介入金融业务后,给我们的金融体系带来了哪些改变、有哪些好处、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如何制定我们的监管原则、如何识别其中的监管重点并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却是需要系统性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于是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一起开展相关研究,设立了“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监管研究”课题,基于这个课题,就有了《平台金融新时代》一书。之所以叫“平台金融”,是为了明确我们的研究范围。金融科技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包括信息科技公司对金融业务的介入。目前社会争议较多的是大型科技平台企业介入金融业务的某些节点所带来的影响。我们既要看到它所带来的风险,也应看到它对金融业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率的积极作用,兴利除弊,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平台金融”这个课题与我们之前开展的研究有所不同。平台公司借助数据和技术优势介入金融业务,对我而言也是一个较新的领域。为了把研究工作做扎实,我们组建了由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科技公司等专家组成的课题组,直接参与此项研究的有20多人。为了详细了解科技平台公司开展金融业务的相关情况,我们深入调研了互联网平台,一次调研就会持续多天,光是调研提纲就准备了十多页。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数据。此外我们还得到了其他金融机构的相关研究和书面素材,这使我们的研究有了较为坚实的支撑。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越发感觉到,平台金融之所以兴起和强大,是因为其具备数据和技术优势。它们铺设了大量的场景,这些场景在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基于海量行为数据,它们能够比较精准和实时地刻画用户风险,而且刻画成本远低于传统金融机构,因此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基于这些优势,平台金融在和传统金融的沟通、谈判、合作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地位。所以,对平台金融公司的监管更多的应是数据治理的问题。

在研究国内情况的同时,我们也注重研究境外相关动态和政策。欧盟的《通盈数据保护条例》中所涉及的数据保护和可携带权是我们讨论的一个重点。我们认为需要充分保护用户隐私和尊重用户权利。行为数据是用户的行为数据,借助互联网平台得以显化和记载,因此应当充分尊重用户的权利。对于包含用户个人识别信息的行为数据,一般而言是用户基于特定业务场景需要做出的授权而收集的,超出此应用范围的,理应取得用户的再次同意,尤其是拿着未脱敏的用户数据对外协同时。只有这样,互联网平台的数据来源才是合规的、经得起检验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数据是新时代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应当促进流通,充分协同共享,因此我们在这本书中提出了探索建立个人数据账户制度和双层账户体系的建议。这是一个相对超前的设计,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进一步明确,本书篇幅有限,希望能够引起行业的共鸣和进一步探索研究。

此外,我们还重点研究了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局2021年初公布的《联邦消费者金融法》报告,里面也有相关梳理,包括美国金融立法情况、替代数据(Alternative Data)的兴起、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的挑战、应当如何完善现有法律体系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研究素材。

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经得起检验,我们在初步成稿后还请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专门组织了会议,请监管部门、金融机构、高校院所、外资机构的相关专家对研究框架和主要观点进行评审,提出改进意见。评审会开了一整天,这可能也是50人论坛举办众多专题研讨会中时间最长的一个。我们深知平台金融是个新生事物,效率和风险兼有,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力求不偏不倚,基于公正客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观察和审视,以期能让我们的观点经得起检验。

《平台金融新时代》一书出版后,此项研究似乎也可以暂告一段落,但我们深感人类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才刚刚开始。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社会属性要通过各类社会活动才能得以体现。过去这些社会活动全部在线下物理世界进行,但通过近两年来的观察可以发现,我们的社会属性越来越多地通过数字世界来体现。

2020年的新冠疫情是个重要的分水岭,以前只在科幻电影里出现的情景也逐渐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一旦打开手机或戴上VR(虚拟现实)眼镜,我们就从线下物理世界进入数字世界,现实世界中的一位普通成员,可以在数字世界里传经布道、指点江山。我们具有双重身份,数字世界是线下物理世界的映射,其行为特征可能更能反映人的内在价值观和态度。人的需求多种多样,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必须在线下物理世界得到满足,而喜怒哀乐等情感和文化、艺术、社交等精神体验均可以在数字世界得到满足。

由此看来,数字世界的前景不可限量,其产值超过线下物理世界也不是没有可能。数字世界不同于线下物理世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和伦理规则,我们需要抓紧时间继续深入研究。

数字化浪潮浩浩荡荡。我们应当以前瞻和战略的眼光来看待和设计,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研究和分析,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引领人类数字化浪潮,建设数字化强国!

2021年9月28日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关键词: 吴晓灵:数字世界的前景不可限量 产值或超过线下物理世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