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基金 >

报告:近八成北京小区15分钟内可达医养服务设施

2021-11-03 15:23:09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1月3日电 3日,贝壳研究院发布《“分钟城”系列之北京15分钟养老服务圈》报告,报告显示,北京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整体较好,77.3%的样本小区老年人出行15分钟范围内能够同时可达养老设施和社区医疗设施。

养老设施占比排名前三的城区是朝阳、海淀和大兴

报告显示,从医养服务设施数量的城区分布来看,北京市养老与社区医疗资源在城六区占比相对较高,近郊城区次之,远郊城区占比最低。具体来看,养老设施占比排名前三的城区是朝阳、海淀和大兴,东城、顺义、石景山、门头沟、延庆的比例均较低,占比均在5%以下(各城区设施数量与总数量的比值);社区医疗设施集聚较多的TOP3城区是朝阳、海淀和丰台,密云、门头沟、延庆、石景山、怀柔、平谷等区域设施占比均不足5%。

同时,采用核密度估计的方法对医养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形态进行分析,发现北京市养老设施、社区医疗设施的分布特征是:中心集聚、外围分散,医养服务设施在城市中心集聚程度较高,由中心向外围呈圈层式递减趋势。养老设施的热点集聚区较为集中,主要聚焦在四环道路以内区域,四环外区域养老服务设施存在明显的配置不足问题;社区医疗服务设施在核心城区形成了两条资源集聚带,尤其是在东二、三环附近,形成了以朝外、东四、朝阳门、东直门、北新桥为核心的医疗设施高度聚集区。

近八成小区老年人步行15min可达医养配套服务设施

报告称,医养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将直接影响到老年人居住需求的可达性和满意度,基于最近距离模型,测算北京约1万个样本小区与医养服务设施的直线距离,分析15分钟生活圈范围内(1000m内)养老设施、社区医院的可达情况。

养老设施可达度,东城和西城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度较高

报告显示,15分钟养老服务圈(1000m)范围内,小区老年人出行可达养老服务设施数量存在差别,最多可达设施数量13个,甚至部分小区周边1000m范围内养老设施的数量为0。根据自然断点法对老年人出行可达养老设施数量进行五类等级划分,39.2%的社区老年人出行可达设施数量在4个及以上,45.2%的小区老年人出行可达养老设施数量在1-3之间,15.6%的小区居民无法在15分钟范围内获取养老服务设施。

区域角度看,各城区小区养老设施可达度差异化显著,均等化建设不足。东城和西城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度较高,超99%的小区老年人出行15分钟范围内至少可达1处养老设施。石景山和朝阳次之,15分钟步行范围内覆盖养老设施的比例分别为93.5%和91.3%。而顺义、门头沟、房山和大兴的小区养老设施可达度相对较低,15分钟步行范围内配建养老设施的比例尚未超过70%。

社区医疗设施可达度,城区间差距明显

报告显示,15分钟养老服务圈范围内,各个小区周边直线1000m范围内社区医疗设施的覆盖数量存在差别,最多可达18个社区医疗设施。我们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对各个小区周边1000m出行范围内可达社区医疗服务设施数量进行五级划分,86.2%的小区周边1000m范围内至少可达1处社区医疗服务设施,13.5%的小区老年人出行可达社区医疗设施数量为0。

同时,各城区社区医疗资源可达度也存在差异。城六区社区医疗资源布局相对均衡,15分钟出行范围内配建有社区医院的小区比例均在9成以上,其中东西城社区医疗设施分布更加密集,仅有个别小区出行1000m范围内缺少社区医疗资源,而外围城区社区医疗设施布局优化空间较大。

贝壳研究院总结称,北京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整体较好,77.3%的样本小区老年人出行15分钟范围内能够同时可达养老设施和社区医疗设施。但是社区医养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分布不均,中心城区尤其是东西城养老和社区医疗资源高度聚集,可达性普遍较高,外围城区则相对较低。社区内居家养老是未来主流的养老方式,而完善15分钟养老服务圈配套建设是打通老人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着力点。有必要加强医养服务设施的查漏补缺,在资源配置相对不足的区域,适当增加养老资源、社区医疗卫生资源的布局或存量的优化,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中新经纬APP)

关键词: 报告:近八成北京小区15分钟内可达医养服务设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