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子转型进入冲刺期!现金管理类产品占比仍需压降,年底至...
先是8月底传出的净值化转型冲击波,再到9月规范委外的消息,近期又传出监管要求现金管理类产品比例压降的消息……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于2021年年底到期,银行系理财子公司(下称“理财子”)进入转型冲刺期。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监管部门拟要求部分理财子逐步压降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规模及占比,在今年年底前将该类产品占产品总规模的比例降至40%,明年底降到30%;而规模上,明年底要降至其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200倍以下或自有资金规模30倍以下。
部分来自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旗下的理财子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监管方面的确要求压降产品规模,由于可用摊余成本法计价的现金管理类产品被认为近乎“保本”,因而受到理财客户的青睐,近两年来规模不断扩张,早前还一度包括了久期不符合要求的利率债,以及不符合监管要求的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AA+评级以下的城投债和民企债等。“除了少数理财子,多数机构都超出了40%的规模占比规定。”某大行理财子渠道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但对于经历了一系列重磅新规的理财子而言,这一转变的压力并不算太大。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未来净值化产品成为主流,理财子产品收益率波动也将加剧,理财产品总规模收缩、回表,公募基金等主动管理能力更强的机构受益等可能是大趋势。
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仍要压降
据记者了解,多数理财子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占比在40%~50%,年内仍存继续压降的压力。但也有少数银行相对保守,早前就按照40%以内的比例进行产品布局。
早在2021年6月,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制定并发布《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现金管理类产品定义,规定投资范围和投资集中度,明确产品的流动性管理和杠杆管控要求,细化“摊余成本+影子定价”的估值核算要求,加强认购赎回和销售管理等。在过渡期安排方面,比照资管新规过渡期顺延1年的精神,明确过渡期为《通知》施行之日起至2022年底。
《通知》当时就提及,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应当对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实施规模控制。同一商业银行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其全部理财产品月末资产净值的30%。同一理财公司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其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200倍。
对比可见,最新增加的要求是今年年底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占比先降至40%(明年年底过渡期结束前再降至30%),以及规模要在明年底降至理财子自有资金规模30倍以下。换言之,除了6月提出的“风险准备金200倍”的上限要求以外,“自有资金30倍”是产品规模的另一个上限选项。所谓“自有资金”,主要是注册资本金以及公司净利润等。究竟选哪一个标准,各机构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六大国有银行的注册资本金普遍在80亿~160亿元。根据各家银行此前披露的上半年经营业绩,兴银理财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03亿元大幅增长至今年上半年的19.83亿元,居于首位;招银理财位居次席,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5.57亿元,同比增速3.80%;此外,平安理财、交银理财、农银理财、建信理财、中银理财及中邮理财分别实现净利润8.2亿元、6.06亿元、5.85亿元、5.29亿元、4.85亿元及4.47亿元,工银理财净利为3.33亿元;就资产规模而言,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工银理财和农银理财均在万亿元以上,分别为2.64万亿元、1.61万亿元、1.25万亿元及1.12万亿元,处在7000亿元至9000亿元区间的有交银理财、中银理财、中邮理财、建信理财及平安理财。
某大行理财子的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整改压力不算大,参考‘自有资金的30倍’这一要求,比如计入利润后自有资金总计近100亿元,乘以30倍的话,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规模实际可以做到近3000多亿元,基本各大理财子的规模在万亿元左右,所以即使按30%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占比来算,压降压力也并不算大,但部分规模扩张较为激进的理财子会面临更多挑战。”
“资产内涵”改造是关键
相比起规模压降的挑战,“资产内涵”的改造才是关键。
事实上,这一冲击早在2019年底就已经向理财子袭来,一度带来行业巨震。2019年12月27日,被业界称为“资管新规2.0”的《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发布,明确了现金管理类理财的定义,限定了投资范围、比例、流动性和久期,其中包括该类产品仅能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且允许每日申赎等,现金管理类产品面临“回炉重造”的压力。而今年6月发布的《通知》则是征求意见后的正式版本,过渡期有所延长。
当时,第一财经曾报道,银行理财子人士周末加班研究新规,也有投资经理对记者称,“新规对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影响很大,尤其是理财子需要靠这类产品做大规模,而且起初什么资产都放在里面,如今则需要丢出一部分久期等不合规的资产,规模大概率要缩水。”这类资产包括久期不符合要求的传统利率债,还包括期限基本为5年以上的银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AA+评级以下的城投债和民企债等。
根据今年6月正式发布的《通知》,现金管理类产品可投资的产品范围包括: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银行存款、债券回购、中央银行票据、同业存单;剩余期限在397天以内(含397天)的债券、在银行间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工具。
“投资范围和证监会的货币基金完全一致,这也是新规最严格的地方。早前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投资范围包含了大量同业借款,以及期限超过397天的债券品种,预计这一类产品会承受一些抛压。”早在2019年年底《征求意见稿》发布时就有理财子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
上述渠道负责人也对记者提出了业内普遍存在的一种意见,即这与货币基金的监管规则大同小异,但银行却不能享受公募基金的免税优惠,未来可能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净值化转型动真格
不过,经历了近一年多的消化,理财子已不得不接受“痛苦转型”的现实——唯一适用摊余成本法的现金管理类产品需要抛出不合规的资产、压降规模,而其他产品一律要用市值法计价,实现真正的净值化转型。
这类产品主要是指定开类理财产品,其面临的整改压力更大。第一财经此前报道,经历了几年的净值化转型,在监管允许一些定开产品采取摊余成本法的腾挪空间下,一心投入“冲规模”的理财子大量发行7天、30天、3个月、半年的中短期定开产品,这些产品一大部分是成本法估值的专户,即理财资金通过信托计划、资管计划等买入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私募债、非公开公司债等流动性较差、收益较高的资产,在摊余成本法的估值下,理财产品的净值曲线表现平滑,且半年的产品收益率也能维持在4%左右。
未来,假净值将淡出。早在8月底,第一财经记者获悉,监管方面要求六大行的理财子投资的理财产品不得用成本法估值,并于10月底整改完毕,而其他理财子也面临同样的要求,只是过渡期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换言之,未来采用成本法估值的ABS、ABN、私募债等都需整改。
此外,9月30日发布的《会计新规》明确了资产管理产品的会计处理,将严格实施IFRS 9,新规将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明显鼓励各类资管产品采用市值法估值。尤其受到关注的是,理财产品持有的银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将不能再用摊余成本计量。
相关阅读
-
热点评!交通运输部:三季度交通运输经...
人民网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王连香)交通运输部今日发布前三季度交... -
环球速看:2021年中国创新指数达264.6 ...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微博“中国统计”人民网北京10月28日电(... -
新消息丨4500多家飘绿,80多家跌停,A股...
4500多家飘绿,80多家跌停,A股到底是闹哪样? -
【独家焦点】港股、A股10月表现全球垫底...
港股、A股10月表现全球垫底!A股到底差在哪儿?外资砸完内资砸 -
焦点快播:阿维塔11交付即可享受“充电1...
10月28日,阿维塔科技宣布,首座由阿维塔与bp合作共建的定制化高... -
君旗高山葡萄酒:阳光如何影响葡萄酒的质量
阳光能提供热能,温度升高能加速葡萄的成熟。不仅如此,阳光也能为... -
开心麻花公布演出排期 爆笑家庭舞台剧...
近日,开心麻花公布演出排期,爆笑家庭舞台剧《婿事待发》将于11月1... -
纪实访谈节目《这十年·追光者》收官 ...
纪实访谈节目《这十年·追光者》10月23日晚在湖南卫视迎来收官。最... -
深足利用定位球扳平比分 拿到了最近5轮...
昨晚,在海口五源河体育场,深圳队以2∶1惊险战胜了阵容不整的河北... -
分时线怎么看?核电上市公司龙头股有哪...
分时线可以这样看:1、当股价在均价曲线的下方往上运行,触碰均线,... -
两部门:多措并举保障多晶硅合理产量 ...
人民网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申佳平)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为... -
当前信息:A股大盘创近半年新低!行业板...
A股大盘创近半年新低!行业板块全线下跌,超4500只个股飘绿 -
17公里、31个红绿灯、全程零接管,毫末...
近日,毫末智行首席交付官甄龙豹与魏牌副总经理乔心昱也亲自上阵,... -
环球播报:A股迎来紧急消息,下周将迎来...
A股迎来紧急消息,下周将迎来重大变盘时机,给所有散户提个醒! -
疑似特斯拉紧凑车型曝光 价格或下探至1...
近日,日本媒体曝光了一组疑似特斯拉紧凑型车型的路试谍照。新车贴... -
柬埔寨到店!雷丁芒果Pro开启海外销售
10月28日,芒果Pro作为登陆柬埔寨的第二款雷丁产品正式到店,海外销... -
为什么会出现大盘涨个股不涨?风电上市...
大盘涨个股不涨即市场所说赚指数没赚钱,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比较正... -
全球视讯!工信部:前三季度我国造船市...
人民网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申佳平)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202... -
新能源车继续领跑 汽车消费活力尽显
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向好,新车密集投放上市,购置税减半等政策支持,... -
9月我国货运指数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人民网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许维娜)记者日前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