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基金 >

美好生活投资观:未来谁占据科技品,谁就占据了资管制高点

2021-10-13 00:47:28    来源:第一财经

自从“美好生活”成为一个显词之后,很多机构都把“美好生活”作为一个SLOGAN,我们也不例外。

首先的问题是,什么是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更多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主观上感觉到美好的生活。不同于基本生活的满足,美好生活是一种基于物质生活,在精神层面还有获得感、有成就感、有幸福感的生活。这种生活,是在精神上让人感觉到愉悦和舒畅的生活。在基本物质生活需求被满足后,物质层面的满足,更多是基于精神层面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生活感受,才成为美好。

美好生活,更多是一个相对的感受,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感受。不同于固定的、静态的感受,有时间序列上的比较,也有空间上的比较,还有“元宇宙”层面的比较。可以说,这种生活,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感觉越来越好的过程。在过程中,感觉到比过去更加丰富、更加多元,比原来更加便捷、更加新颖、更加有趣,比以前更加舒心、更加向善、更加心安。这种比较的感受需要,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益增长。

美好生活,虽然有个体性特征,但更多是一个社会性的话题。从主观感受而言,个体性特征很强,每个人的感受有非常大的不同。当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后,美好生活这个概念具有了更多社会性的特征,人们更希望是社会群体感受到了美好,或者说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受到了美好。

美好生活,是一种需要,从投资的角度,要关注谁在供给美好生活?这些美好生活的供给意味着什么?

美好生活的供给意味着投资的价值。改革开放后,国家发展的中心问题是经济建设。进入新时代,提倡“以人民为中心”。也就是说,经济建设的目的是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围绕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政策转变背后是深刻的经济特征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主要拉动作用基本让位给消费,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以及金融供给侧改革使得资本追逐无风险收益率大幅度下降环境下的高增长补偿。美好生活供给意味着新的增长,也是新的高增长最有可能的领域。

在人口总量红利消失、投资拉动让位、土地价值和全球贸易被抑制的情况下,只有技术和数据两种生产要素可以被释放。

技术和数据这两种生产要素被释放的最佳路径是智能化。前几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解放双手双脚,这一次要在更大范围内解放手脚、解放眼耳、解放大脑。中国市场的巨大数据、巨大制造和工程师红利是智能化的最好土壤,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有更便捷的服务产品,要有更高效率的生产和运营,要有更具创新的供给,这些都需要不断智能化,包括制造业的智能化、新能源车的智能化、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化和服务机器人的智能化等。现在讨论比较多的元宇宙,其实也是由技术和数据创造的愉悦、舒畅、新颖、有趣、丰富、多元、舒心、向善的美好新世界。在人们的理性世界,或者说文字世界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对于那些没有掌握文字的人来说,文字世界是不是也有点像元宇宙?

反过来看,没有被智能化的产业,可能都是活在上一个时代的,都会因为投资增长的下滑和人口红利的消失而丧失增长的动力。也就是说,从美好生活供给的角度,智能化是重要特征;从产业投资的角度看,要寻找高增长,就一定要寻找智能化。

技术和数据这两种要素的释放,都少不了低碳化的能源革命。一个社会性的美好生活,一定是天人合一的美好世界。天人合一的美好世界,一定是低碳化的世界。空气、水、土壤,都没有污染,这是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今年的能耗和排放双控,引发了全社会对低碳化的全方位认识——从一开始感慨电动车的软件化,到感受电动车的驾驶性能,再到对电力、储能、新材料、能源设备的重新认识,再到社会的碳排放计算、碳交易,以及低碳化对不同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再认识。能源革命成为全球产业竞争不可回避的竞技场,掌握了能源革命的制高点,也就掌握了下一个世纪的产业制高点。

所谓“投资是认知的变现”,当这些认识成为社会共识之后,就演变成了思潮,演变成了全球产业增长的确定性。对一个确定性增长的产业,资本市场将趋之若鹜,将不断地给予高估值,犹如过去十年对龙头消费品的高估值一样。

老龄化和Z世代的结构性红利,使得品质化成为巨大增长市场。随着预期寿命的不断增长、老龄化增长的不断加快,老年生活品质化的美好生活需要增长变成一个巨大社会需求。尤其是“60后”退休以后,需求结构开始发生变化。“60后”完整地经历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全过程,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和消费能力,在健康养老、文化旅游和数字化等各方面都有品质化的新需求。“60后”也更加注重主观感受,更加注重比较,更加重视社会性。而以“95后”为代表的Z世代撬动了新消费时代,在更新奇、更快乐、更美丽、更慵懒、更宅、更游戏、更社交、更传媒等方面,都是新的品质化。Z世代对品质化的追求,远远超过他们的父辈,因为他们从小就在一个不缺乏物质的环境下长大,他们天然是追求美好生活。

最近国家在三胎政策上的调整,同时指向降低教育、医疗和住房成本,也能支撑Z世代的品质化消费。消费有潮流,更加品质化的消费,一定是勇立潮头的。能够找到供给美好生活需要的产品,就意味着增长。

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巨大命题还是负利率。全球高企的PPI和CPI都很难很快降下来,十年期国债利率却一直停留在低位,还有几个发达国家在负值区间。全球的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和其他资本为了确保资产的安全性,蜂拥在无风险资产上。收益性的要求如何补偿?只有寻找高增长,尤其是确定性的高增长,这就是高增长资产的高估值理由所在。

低碳化就是一个确定性的高增长。智能化和品质化,是需要不断寻找的高增长。反过来,需要认真思考的是过去20年的高增长模式和投资属性还能不能持续?

过去十年的消费品可能已经从稳定增长转变成周期性增长了。过去20年,中国是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因为海外经济周期性和国内投资的周期性,消费增长显得比较平缓,所以,很多消费品的总体波动率比较低,此时龙头公司增长的稳定性就显现出来了,这种稳定性可以被赋予高估值。当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上升到主导位置之后,叠加人口红利消失和城镇化速度放缓,消费品的结构化变动更加剧烈,消费增长的周期性开始凸显,哪怕是龙头企业的波动性也开始上升,这种波动性会损伤过去十年的高估值。

此外,美好生活导向的政策重点,从原来重点关注投资调控转向公共服务调控。政策调控的滞后性,使得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调控也会影响消费行业的周期性。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改变引发的周期性特征,可能已经改变了消费品的投资属性。过去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和消费增长基本呈反向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已经完成了消费品投资属性改变的过渡性催化。

未来十年的科技品投资可能改变资产管理行业的格局。在某种程度上,数据这种生产资料因为是技术驱动的,可以归入科技品的投资范畴。低碳化的本质也是技术驱动,电子化学品的开发,储能材料的开发,电池技术的改进,能源设备的改进,电网智能化,核电、风电、光伏,乃至下游的新能源汽车等都是技术驱动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未来十年的投资概括成科技品投资。过去几年国内公募基金行业和机构投资者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消费品投资的盛行,所谓的核心资产,主要集中在消费品。今年市场的调整,使得大量百亿规模以上的公募基金颇为受伤,引起全市场的反思。

未来十年,银行理财的兴起将改变资产管理行业的格局,最后固收+的制高点应该是权益资产,尤其是高增长资产。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投资者转换基金产品或者理财产品的成本可以忽略,这就使得资金的流动将很快向高增长资产集中。

也就是说,未来谁占据了科技品,谁就占据了资产管理行业的制高点。这种资产端的变局,将重新定义资产管理行业的格局。

(作者系申万菱信基金董事长)

文章作者

陈晓升

打开第一财经APP,阅读体验更佳

关键词: 占据 美好生活 投资观 未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