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基金 >

港股城商行2017成绩单:利润及增速普降 不良有所抬头

2018-03-28 11:45:06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港股城商行2017年成绩单:利润及增速普降 不良有所抬头

截至3月27日,在香港上市的徽商银行、盛京银行、郑州银行、天津银行、重庆银行、青岛银行六家城商行已发布2017年财报。

从财报看,城商行业绩开始出现分化。天津银行、青岛银行净利润下降,郑州银行净利润增速下降,盛京银行税前利润也下降,徽商银行利润增速变化不大。

工行、建行和农行等大型银行已公布2017年财报,大行净利息差开始触底回升,分别较2016年回升8个、4个和5个基点,不良普遍“双降”。由于城商行规模普遍偏小,抵御风险能力较弱,面临资金成本和不良压力,净息差普遍大幅收窄,幅度超过股份行,不良压力也有所上升。

2017年,银行资金成本普遍走高,SHIBOR利率较2016年上涨,造成城商行付息负债压力有所上升,净利差较去年同期降低。徽商银行、青岛银行、盛京银行、天津银行、郑州银行、重庆银行2017年净利息差分别下降0.24、0.48、0.29、0.62、0.58、0.34个百分点。

一个突出的变化是,部分城商行开始大力发展利润较高的消费金融业务,并作为2018年主要战略调整方向。

两家城商行净利萎缩

城商行利润猛增的势头已不再。

其中,天津银行、青岛银行净利润下降。天津银行净利润连续两年下降,2017年为39.43亿元,同比下降12.7%。净利息收入大幅减少18.9%至84.01亿元,净利差从2016年末的1.42%大幅下降至2017年末的0.81%,主要是由于生息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下降14个基点,付息负债的平均付息率上升48个基点。

青岛银行2017年净利润19.04亿元,同比下降8.86%。利息净收入下降4.10%。净利息收益率1.72%、净利差1.57%,分别比上年下降0.51、0.48个百分点,主要由于贷款和投资收益率下降、市场资金成本率上升、“营改增”价税分离等因素共同影响。

重庆银行2017年净利润37.64亿元,增速从2016年末的10.5%降至7.5%。重庆银行行长冉海陵在香港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该行“利润本来可做到40亿以上,去年主动用3亿利润消化不良,所以利润增速有所放缓。”

郑州银行2017年实现税前利润55.48亿元,同比增长5.54%;实现净利润43.34亿元,同比增长7.14%。

徽商银行、盛京银行2017年净利润增速与2016年变化不大一致。徽商银行2017年净利润78.12亿元,同比增长11.66%;从收入看,主要是净利息收入增加。净利息收入的占比89.19%,同比上升2.11个百分点。不过,盛京银行2017年实现税前利润82.29亿元,同比降低5.5%;净利润75.74亿元,同比增加10.1%;主要是由于所得税费用2017年大幅减少11.75亿元。

不良面临较大压力

从这几家城商行财报看,2017年不良资产压力较大,部分银行高管表态会补充资本。

重庆银行2017年末不良贷款“双升”。截至2017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58亿元;不良贷款率1.35%,较上年末上升0.3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10.16%,同比大幅下降83.19个百分点。冉海陵表示,重庆银行地处西部地区,受到经济环境影响,“这是真实的反映,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不良贷款“双升”的还有青岛银行和天津银行。青岛银行2017年末不良贷款增加4.72亿元;不良贷款率1.69%,比上年末上升0.3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53.52%,比上年末下降40.49个百分点。天津银行不良贷款增加5.6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0%,上升0.02个百分点。

徽商银行2017年末不良贷款余额33.0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3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5%,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287.45%,比上年末上升16.68个百分点。徽商银行会计部总经理李大维表示,该行2017年不良贷款余额略微上升,但不良率降低,拨备仍很高。未来宏观形势向好,将通过完善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改善不良形势。

盛京银行、郑州银行不良率下降,但不良余额上升。盛京银行不良贷款率1.49%,较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但不良余额上升。郑州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26亿元,不良贷款率1.50%,较上年末上升19个基点。

发力消费金融

消费信贷猛增,是城商行2017年的一个典型特点,仍有部分银行将按揭贷款作为发力重点。

截至2017年末,徽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731.63亿元(不含信用卡分期),较年初新增人民币218.46亿元,增幅42.57%。信用卡透支本金余额7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52亿元。住房抵押贷款余额847.39亿元,同比增长39.67%。

徽商银行董事长吴学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转型推动零售业务发展是各家银行的方向,零售金融是银行的稳定器。2018年将重视消费金融,带动零售新的发展。“消费金融原来围绕衣食住行开展,特别是住;未来会围绕健康、医疗、教育、文化、旅游、养老等新兴市场拓展业务。”

重庆银行2017年调整个人银行业务结构,个人消费贷款反超按揭贷款。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300.25亿元,同比增加319.3%,近三年复合增长率179.3%;个人消费贷款占个人零售贷款的比重快速上升至47.9%。个人按揭贷款在个人零售贷款的比重降至30%以下,余额仅172.35亿元,同比下降6.0%。

重庆银行个人银行部总经理陆勇在香港业绩发布会上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该行消费金融主打无担保信用小额贷款。抵押贷款、信用贷款正在从线下搬到线上,高端人士信用贷款已经实现线上定额、线上定价。

其余城商行中,个人贷款占比虽不高,但增长很快。

郑州银行个人贷款341.1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47%。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102.41亿元,较上年增幅49.24%。个人消费贷款余额88.28亿元,较上年增幅为82.32%。

盛京银行2017年末个人贷款余额150.08亿元,同比增长83.9%。其中,住房按揭贷款92.27亿元,增幅104.2%,个人消费贷款39.88亿元,增幅59.4%。

青岛银行零售信贷中大多仍是住房贷款。该行2017年个人住房贷款241.29亿元,同比增长32.1%;个人经营贷款萎缩,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仅17.47亿元,同比增长66.7%。

只有天津银行消费贷款萎缩,其2017年末住房按揭贷款212.86亿元,同比增长46.6%。个人消费贷款87.93亿元,同比减少14.0%。

关键词: 港股 成绩单 增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