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保险 >

创新国债发行模式 促进县域国债服务质量优化

2021-08-25 19:36:16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近年来,储蓄国债因安全性高、利率较高、起买点低等特点,被赋予了普惠金融产品的特质,发行呈现逐年增长态势。由于城乡供需存在结构性差异,县域地区国债投资经常出现“一债难求”的局面。如何解决县域居民购债难,让更多农村居民享受国债普惠金融带来的实惠,优化国债管理,已成为补齐县域民生短板的有效抓手。

县域国债承销机构较少。县域地区国债承销机构以农业银行、邮蓄银行为主,国债销售网点偏少,部分乡镇仅有个别网点,而受制于储蓄国债承销团准入条件,在农村分布广泛的农商银行中只有极少数具备国债承销资格。由于投资者大多选择银行网点购买国债,出现网点排队多、购买渠道局限、额度抢购难的情况。

县域投资需求满足度不高。受信息闭塞、人口老龄化以及金融知识欠缺等多重条件限制,县域地区百姓理财方式仍以传统的银行储蓄为主,理财投资渠道狭窄,居民购买国债愿望强烈。储蓄国债发行品种较少,多为3年期和5年期的中长期品种,难以满足资金短期投资需求。国债知识宣传多为短期、低频、小范围宣传,影响其国债投资选择机会。

国债监督管理方法不多。目前县域国库部门获得国债发行信息只有通过上级行下发通知得到,县域国库部门很少参与国债检查;县域储蓄国债监管多由地市级人民银行统一负责,由于其国债监管人员数量有限,难以对辖内县域大范围进行广泛督导,检查力度不够;国债检查内容多停留在宣传组织等方面,缺少对国债承销机构长效机制的监督考核。

对比,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善县域国债业务。

创新国债发行模式。针对当前国债销售普遍采取的网上竞售模式,创新构建分块竞售发行模式,将发行政策适度向县域倾斜,分类调整市场配置,对县域分配一定额度;积极引导各承销银行将国债销售额度由总行逐级分配至县级分支机构,提高县域储蓄国债销售量,以保证县域居民拥有稳定的发行额度;开发适合县域销售的国债品种,推出两年期以下短期储蓄国债,丰富储蓄国债投资种类,满足县域居民购债需求,扩大国债惠民覆盖面。

拓宽国债承销渠道。县级村镇银行和农商银行近年来发展迅速,可增加储蓄国债承销团中农商银行、村镇银行试点数量,将储蓄国债发行“触角”延伸到农村腹地;拓宽农村市场国债销售渠道,建立国债销售意向登记,整合金融资源,引导投资者使用网上银行渠道购买模式,扩大手机银行购买储蓄国债的试点范围。

构建长效服务机制。联合开展国债宣传工作,发挥县域商业银行点多面广、客户资源丰富优势,增加线上线下、手机短信、当地媒体发布等宣传形式,提高储蓄国债销售透明度;加强对代理银行网点人员国债知识培训,将国债销售纳入行内绩效考核内容,增加柜员销售储蓄国债的热情;构建国债长效服务机制,建立国债常年服务站,配备固定国债联系员,拓展国债上门服务,实行国债服务直通管理模式,提升群众对国债服务的获得感。

优化国债监管手段。加强全流程监管,开发利用国库统计分析系统国债管理子模块,搭建全国统一的储蓄国债业务平台,实现国债信息收集、业务处理、风险评价和处置决策等电子化监管;扩充国债监管力量,开展国债业务培训,将县域国库人员纳入国债监督队伍,扩大对县域国债监管的有效覆盖;灵活运用现场巡查与非现场督查,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及时掌握各承销机构国债发行状况,促进县域国债服务质量不断优化。(郝晓黎)

关键词: 国债发行模式 县域国债 县域投资 国债监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