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保险 >

银保监会:完善理清功能定位 发挥“保险+期货”的积极作用

2021-06-29 14:24:47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6月26日,“农产品‘保险+期货’试点转型研讨会暨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主要成员座谈会”在京召开。本次研讨会围绕“保险+期货”主题,探讨在目前试点比较少的情况下,“保险+期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农产品期货产品开发推广与保险等金融工具融合的发展前景与可行路径。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袁纯清认为,在难以实现全面收入保险和高额政策农业保险的前提下,“保险+期货”是解决中国农产品价格风险的一个最好选择。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发挥“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当中的作用。这是自2016年以来,“保险+期货”模式连续6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保险、期货是重要的农产品市场风险管理金融工具。经历多年探索实践,“保险+期货”对维护农业产业稳健运行和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针对目前受限于“保险+期货”试点较少、覆盖面不足的现状,袁纯清在会上提出6条建议:一是“保险+期货”要列入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保险范围;二是要把大宗特色农产品首先列入中央财政支持的品种序列;三是比起“保险+期货”,“目标价格保险+期货”更具有现实的选择性;四是要建立起保费的合理分担机制,应该形成“政府+农民+期货公司”的分担机制;五是逐步建立大的产品场内期权;六是需要加强政策研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期货”实施方案。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将促进“保险+期货”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包括由服务农业生产向服务乡村产业转变,由单纯的服务农业产业向服务农村一二三产业转变,由服务农业的生产链向服务农产品的加工链、供应链转变。

“保险+期货”如何合作互补?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指出,双方需要合作,保险关注可能发生的风险,期货关注市场价格,发挥各自功能作用。在促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保险+期货”想要做到可持续发展,需要为农业服务做到“三赢”。此外,还要善于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对“保险+期货”可能导致的风险高度重视,在推进过程中不断完善风险防范预案。

面对国内外不断增强的不确定性,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表示,必须牢牢把握农业产业安全主动权,通过采取一系列短期和长期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应变局、开新局。要进一步树立确保农业产业安全的意识;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释放农业产业发展活力;优化贸易格局和贸易政策;加强对农业产业安全的政策支持;构建新时期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张红宇表示,应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增强农民抵御风险能力。充分发挥包括金融、保险、期货、再保险、担保等在内的农业风险管理工具箱作用,推动“保险+期货”试点。

在“保险+期货”的落地实践中,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斌表示,2016-2020年,中华保险共与32家期货公司实现了全面合作,开展了玉米、棉花、橡胶、鸡蛋等11个产品共130个“保险+期货”项目,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了近60亿元的价格风险保障,充分发挥了“保险+期货”在防范农业市场方面的稳定器作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员、大连商品贸易所原理事长李正强表示,多年来,“保险+期货”试点取得实效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但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试点覆盖率低,作用还较有限。要进一步发挥“保险+期货”的积极作用,关键在于完善理清功能定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补贴力度,拓宽保费来源渠道,构建多元化的保费来源结构或者格局。同时应加快完善期货期权品种体系,大幅度提升市场效率;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和市场机构广泛参与;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讲好“保险+期货”服务“三农”的故事。

关键词: 功能定位 保险+期货 保险 期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