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保险 >

寿险公司2019年保费收入2.96万亿元,新业务保费增长10.1%

2020-02-17 09:37:48    来源:证券时报

经历2017年以来的艰难转型之后,寿险业转型成效初步显现,各项指标开始向好。其中,最关键的指标“新业务保费”2019年开始正增长,逆转2018年新单下滑情况。

新业务保费增长10.1%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寿险公司2019年保费收入2.96万亿元,同比增长12.82%,增速较上一年的不到1%,有明显回暖。

这除了有往年期交业务贡献的“续期”保费奠定基础外,还有新业务的拉动作用。数据显示,2019年寿险公司新单保费收入1.29万亿,同比增长10.10%,在总业务中的占比为43.38%。

新单保费正增长在往年并无特殊之处,因为保险业被视为朝阳产业,看起来理应如此。但自从行业转型以来,特别是在2018年新业务保费收入1.17万亿、负增长24%的情况下,新单正增长就具有一定信号意义。这显示,行业发展势头重新向好。

此前,对于2018年的寿险新单保费负增长,中国人寿(30.750,0.18,0.59%)高管曾分析称,主要是监管及时收紧短期高现价产品业务,寿险公司过去以销售理财型产品、年金型产品为主,转而都销售保障型产品,而保障型产品的件均保费较低,很难“以价补量”,所以就导致新单保费快速下降。

2019年,寿险新单保费中,期交业务6275亿元,同比增长12.55%,占新单业务的48.82%。从期限看,3到5年期、5到10年期的业务占比提升,不过10年期及以上业务占比仍最高——达2696亿元,占比43.79%。

个险仍为第一大渠道

伴随转型以及发力险种变化,寿险公司依赖的业务渠道也不断变化。特别是两大渠道——银行代理渠道和个人代理人渠道之间,近年上演“此消彼长”的变化关系。

其中,银行渠道以销售理财型业务,特别是短期理财为主,为广大中小险企所倚重;代理人渠道主要销售长期产品,包括年金保险、重疾险等,是大型险企和一些外资险企的优势渠道。

2019年,第一大渠道依然为代理人渠道。这一渠道实现保费收入1.7万亿,同比增长11.5%,在各渠道中的占比为58.15%,较2018年占比略降0.69个百分点。

银行渠道保费约8976亿元,增长11.75%,渠道中的占比为30.29%。

其余渠道中,2019年寿险公司直销占比8%,专业代理、保险经纪和其他兼业代理占比都尚小,保费各自仅有300多亿,渠道贡献都在1%多一些。

近年来,银行渠道和代理人渠道合计贡献了寿险业约九成的保费。在2016年,银行渠道占比过半,代理人渠道保费占比则超过30%。自2017年开始,银行渠道占比开始下滑,代理人渠道占比增长。

市场集中度又开始下降

不同于财险业有稳定的市场格局,寿险市场近年格局不断变化,也成为观察行业发展的一个维度。2019年,寿险市场集中度重新降低,未能保持2017年以来连续两年的提升态势。

数据显示,在原保费口径下,六大寿险公司2019年市场份额合计为56.84%,较2018年减少2.1个百分点;若按总保费计算,六大寿险市场份额为49.02%,同比下滑2.49个百分点。

此前,寿险市场集中度自2017年开始,出现了史上首次“回升”。有研报曾分析,这主要是由于新规限制中短期业务,引导行业发展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业务等,中小险企受到较大影响。而大型险企基于业务基础和优势,如代理人队伍优势、机构网络优势、服务能力、品牌和资源优势等,更适应行业的变化,因此大公司市场份额开始收复。市场份额向大公司聚集的趋势,持续到2018年。

2019年市场集中度回落,有保险公司人士向记者分析,新一轮的开放政策,如对外资的开放、竞争中性等,给予外资险企和中小险企新的空间。同时,不同市场主体也有不同选择,也导致集中度下滑。几家大型险企在管理层换届后调整业务,继续收缩或放弃规模型业务等,业务增速大多不及行业。中小险企则普遍经历一年多的转型和调整之后开始适应,同时中短期业务的阶段性销售也有所放松,并实现不错增长。

关键词: 新业务保费 寿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