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保险 >

保险中介潜规则何时休 “只卖贵的,不卖对的”

2019-05-31 09:41:24    来源:澎湃新闻

如果中介为赚钱“只卖贵的、不卖对的”,一方面,消费者没能享受到市场竞争带来的福利改善,花大价钱却不一定买到好产品;另一方面,也会形成挤出效应,不利于好产品、好企业做大做强。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共对保险专业中介下发114张罚单,罚款金额共计1368万元,无论是罚单数量还是罚款金额,几乎占到了行业半数。就是说,监管部门识别的行业问题中,有一半来自中介市场。这个现象值得重视。

保险中介是干什么的?在保险产品买卖双方之间进行业务咨询与销售、风险管理与安排、价值衡量与评估等服务活动,从中获取佣金或手续费。

这个不难理解。市场经济分门别类,隔行如隔山,面对一些复杂交易,买卖双方都可能是“门外汉”。中介利用专业优势为双方释疑解惑、讨价还价、撮合成交,是必不可少的角色。相较其他行业,保险中介尤其必要。为何?买房子买车子,一定程度上性价比肉眼可见。而保险涉及非常复杂的费率精算,加之条款表述专业性强,如果没有中介耐心地“翻译”,有多少普通消费者能把一份长期寿险合同到底说啥了弄明白呢?更别指望自己能在一堆乱花迷眼的保险产品中,挑出“惠而不贵”的那款了。

近年来保险业以年均两位数的增速成长,对中介日益倚重。目前国内一半的保费收入来自各类专业中介渠道,若中介“野蛮成长”,必然导致行业扭曲发展,最终影响消费者利益。

比如,最近笔者不少同事、朋友都想投保重大疾病保险,担心保险公司的代理人“王婆卖瓜”,所以找到专业中介公司“货比三家”。可对方给出的荐品清单中,清一色都是些小公司的产品,大公司产品无一在列,大家很不解。

专家的释疑很干脆:中介不看产品,只看保险公司给的费用。谁给的好处多,就替谁吆喝。

这种情形并不陌生。航意险市场早已被中介“绑架”,几轮“费用价格战”下来,十几元、二十元的保费中,保险公司最低的只拿到一两元,大头全被机票代售等中介赚走。只不过由于保障条款标准化,消费者感觉从谁那儿买都一样,虽然保费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于没几块钱,也就集体吃下了“哑巴亏”。加之监管也未太多顾及,这个市场这么多年就稀里糊涂地“挺”着。

动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人身险就不一样了。如果中介为赚钱“只卖贵的、不卖对的”,一方面,消费者没能享受到市场竞争带来的消费者福利改善,花大价钱却不一定买到好产品;另一方面,也会形成挤出效应,不利于好产品、好企业做大做强,反而是变相鼓励保险公司靠不断增加中介支出,而非降本增效、优化产品和服务来支撑成长。

令人忧心的是,由于中介是市场主体,其逐利行为仅仅负有道德上的包袱,并无法律上的负担——目前相关的监管规定,管得了合同上注明的10%“代理费”,却管不了私下里的奖励费、补助费等等,业内有识之士对这一“潜规则”叫苦不迭,却无计可施。

如何改善这种情况?

监管部门要立足消费者权益和行业长远发展大计,细化相关制度设计,强化监督执法检查,用有效的监管消除“潜规则”,同时通过选拔评比,向消费者推荐更多“良心中介”,设立“名单”,完善退出机制,净化中介市场。

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学会等行业机构组织要发挥作用,继续推动保险条款通俗化,把对复杂产品识别的“难处”留给自己,让消费者在选择时心中有数,增加交易透明度。

保险公司要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摆脱“同质化”泥淖,多些让消费者“终于等到你”的惊喜和笃定;加强互联网等新型营销渠道的建设,秉持诚信原则推销产品,提高代理人素质,让“自卖自夸”更有可信度。

从世界范围来看,保险业越成熟的国家,保险专业中介市场就越发达。我国保险专业中介发展还处于比较粗放的初始阶段,与居民日益增长的保险消费需求相比,与保险业仍处于发展“黄金期”的趋势相比,是跟不上趟的,立规矩、树风气依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 保险中介 潜规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