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保险 >

“小而专”转型或为中小财险出路

2018-02-12 13:59:1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72家非上市财险公司28家现亏损,15家中小财险亏损过亿

□本报记者 但慧芳

非上市险企2017年偿付能力报告披露临近尾声,在严监管不断升级、商车费改持续深化、各路资本竞相杀入的背景下,中小财险公司的日子,越发面临着重重艰难。

2月9日,开业一年半的财险公司海峡金桥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中保协官网上披露其2017年4季度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报告显示,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在2017年四个季度净利润分别为-2803.31万、-3203.34万、-4944.24万和-2892.62万。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4季度末,海峡金桥净现金流降为-3356.52万元。

这是中小财险公司面临多重困境的一个常态:保费规模不足的同时,大量的基础建设和费用投入导致盈利能力较差,而同时还面临着承保亏损和现金净流出等压力。2017年,同样巨亏达2.54亿的信达财险(最近更名为“国任保险”),2017年累计现金流为-6.86亿,未来3个月综合现金流动比率仅为63.61%,1年以内综合现金流动比率仅为85.64%,可能面临着流动性风险。

“以车险为主要业务构成的财险市场,本身面临着承保亏损难以盈利等问题,而中小财险保费规模小,投资收益难以覆盖承保亏损和各项成本支出,就会出现连连亏损情况。”华中地区一位财险公司高管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分析。

有非银金融分析师表示,非车险市场是中小财险公司拓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如企财险、农业险、责任险等市场的细分领域。另外,越来越多的中小财险公司在专业性市场或区域性市场进行深耕细作,借助股东背景等资源优势,与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不断优化和改善业务结构,提升投资能力。

4家财险公司亏损超2亿浙商财险亏损达9.06亿

浙商财险披露的2017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再度将中小财险公司的“窘迫”展现出来。

根据其2017年四个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17年浙商财险全年亏损9.06亿元,其中只有一季度盈利556万元,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分别亏损3.12亿元、8008万元、5.19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浙商财险并非2017年一年出现如此巨亏的局面。在2016年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直接大幅亏损6.49亿元。其中,由于“支付原保险合同赔付款项的现金”等会计科目数额同比大增,当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亿元。浙商财险2016年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7.06%,较上年下降146.75个百分点。

2017年,浙商财险的偿付能力和经营状况指标则进一步恶化。2017年第二季度,浙商财险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曾分别降至90.79%、45.4%,为此也收到保监会监管函。为走出经营困境,浙商财险通过增资扩股计划,注册资本金从15亿元增加到30亿元。2017年三季度,浙商财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复苏至328.34%、268.34%。然而到第四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再度降为262.97%和199.34%。全年的亏损额度则逐步升至9.06亿。

“亏损魔咒”并非只降临到浙商财险一家。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已经公布的72家非上市财险公司发现,28家公司现亏损,这些亏损公司业务规模均在50亿以下,其中有15家公司亏损超过1亿元,除浙商财险之外,另有燕赵财险、信达财险、安心财险3家亏损超过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公司在2016年也是“亏损大户”。

“这些公司一类是老牌中小财险公司,目前陷入保费负增长和承保亏损的泥潭。一类则是互联网保险公司,各项成本支出大、投入也大,还处于开拓市场的阶段。”一位财险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直言。“财险市场的‘二八法则’比寿险公司更为残酷。中小财险伺多年难以‘脱困’。”

47家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

事实上,尽管已披露报告的72家财险公司中,57家财险公司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大于200%,占比超八成。近日披露2017年三季度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产险公司评级均在B类以上,68%的财险公司评级为A,占比较上季度提升了3个百分点。

不过,偿付能力充足率正在被不断“侵蚀”。从分布角度来看,有可比数据的69家公司中,与2016年相比,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有47家公司,上升的有22家公司。产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中枢继续下移,300%以下的公司家数增加了七家。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50%以下的有五家,分别是渤海财险、信利保险、利宝保险、富邦财险和安华农险。相比2016年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50%以下的产险公司增加2家。

现金流下降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风险也正在成为“压垮骆驼的另一根稻草”。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17年4季度末,共有27家非上市财险公司净现金流为负,总计约-77亿元。其中,华安农险由于退回增资款,筹资现金流受影响,单家的净现金流便达-50.69亿元。

查询发现,现金流缺口大的安华农险,在2017年上一季度并未有现金流缺口。但安华农险披露的实际资本中,认可资产为51.83亿元,较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的111.94亿元减少了60.11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除安华农险,信达财险、中煤财险、渤海财险等多家财险公司2017年第四季度净现金流缺口过亿元,现金流告急的财险公司超过10家。

有业内人士表示,保险公司或因为支付和经营费用的流出的增加,或因为满期与退保等因素导致现金流流出增加,出现了净现金流为负的现象。守住风险底线、预防流动性风险,是保监会一直对保险公司着重关注的重点。

“大而全”不是二三梯队

财险公司突围关键点

从这72家公司中的中小财险公司盈利情况来看,美亚财险和阳光农险等专业型保险公司和区域性保险公司或为中小型财险公司发展指明方向。

统计显示,无车险业务、主要依靠承保盈利的美亚财险,2017年盈利1.45亿;专注于东北市场和广西市场的阳光农险与北部湾财险,2017年分别盈利3.23亿和0.8亿,成为“小而美”的典范。

“大而全不是第二、三梯队财险公司突围的关键点。转向‘小而美、专而强’,谋求升级是中小财险公司唯一也是最终的出路。”一位资深财险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从产品创新上、核心队伍培养上、客户开发和服务能力上、营销渠道变革上,中小财险公司都应该进行发力,找准适合自己的 目标市场和核心客户人群。”

不过,有保险专家指出,中小险企“错位竞争”的发展思路一直在被提及,但真正深度开发出一个规模大、客户接受度高的细分市场,并不容易做到。

“提升研发和创新能力,走专业化特色发展道路。”上述财险公司高管人士指出,中小保险公司应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地域特点和股东关系的资源优势,量身打造具有各自特点的产品和服务。专注部分目标领域或市场,走专业化的特色道路,从而最终实现从“模仿者”到“创新者”、“革新者”的转变。“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参与者众多,但市场仍存在一定的“真空地带”,中小保险公司可以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空白点来增强自身竞争力。”

关键词: 财险 出路 中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