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公司 >

新三板集合竞价平稳落地:成交价格更加公允 流动性提升尚需时间

2018-01-24 10:28:14    来源:中国证券报

1月15日,新三板集合竞价交易制度正式落地,原采取协议转让的一万余家挂牌公司开始施行集合竞价转让。从目前的交易情况看,没有出现预期的爆发,首周1600余家企业竞价转让交易额近13亿元,“低调”平稳地完成了交易新规的过渡。业内人士指出,竞价交易有利于提升价格的公允性,但流动性明显提升仍需时间。

市场平稳过渡

全国股转公司数据显示,1月15日至1月19日,1619家新三板企业竞价转让交易累计成交12.82亿元。从5个交易日的成交数据看,出现集合竞价交易的公司数量分别为371家、325家、322家、295家、306家,交易金额分别为6879.68万元、3.69亿元、2.51亿元、3.07亿元、2.86亿元。

与之前的协议交易相比,交易数据出现了一定的“缩量”。以新政落地前的一周为例,协议转让的日交易额均高于5亿元,最高达到12亿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业内人士指出,统计口径存在差异,同时市场观望情绪较浓。

“统计口径的是盘中交易量,盘后的大宗交易并没有体现在内。”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解释,原来的协议转让分为“点对点”的指定转让和非指定协议转让,两者都在盘中进行。而新规则将“点对点”的协议转让放到盘后。因此,单从盘中交易量来看,自然可能出现“缩量”的情况。更具可比性的数据应该是盘中竞价交易加上盘后“点对点”的大宗交易。

付立春还指出,集合竞价和盘后的“大宗交易”是一个新事物,交易参与各方大多还处在观望阶段,投资者和券商中介对交易新规都需要一个熟悉过程。

除了交易量的变化,集合竞价板块企业的股价也经历了“过山车”式的震荡调整。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转让细则》,集合竞价股票申报有效价格范围为前收盘价的50%至200%;无前收盘价的,成交首日不设申报有效价格范围。成交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叠加市场投资者的试探性交易,使得部分企业在首个竞价交易日出现了少量资金撬动巨大涨跌幅的现象。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在集合竞价转让板块中,313只股票上涨,涨幅超过100%的股票74只;328只股票下跌,跌幅超过50%的股票106只。

在涨幅排行中,1月15日,前收盘价为0.02元/股的中航太克,集合竞价首日暴涨149倍,位于涨幅榜首。此外,优创股份、联邦化工、奥星电子、联邦化工等多只股票在首个竞价交易日出现了10倍以上的涨幅。在跌幅榜中,三禾科技、古城传媒、保通食品、鹏海制药、公准股份、龙腾影视6家公司股价大幅“跳水”,首个竞价交易日跌幅超过90%。

从成交量来看,尽管股票价格波动大,但成交量均偏低。以中航太克为例,交易首日股价暴涨149倍,但实际成交数量仅1手,成交总额约3000元。

监管措施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集合竞价首日出现了利用集合竞价规则“漏洞”恶意操纵股价的行为。为维护新交易规则的顺利推进,股转系统第一时间对违规操纵股价的投资者采取了处罚措施。

1月15日,在集合竞价首日即将收盘之际,挂牌企业三禾科技突然出现一笔“精准”的砸盘交易。有交易账户以0.1元/股的价格成交1000股,交易金额100元。此次交易对三禾科技的股价造成重创,股价比上个交易日的19.8元/股暴跌99.49%。

遭遇砸盘后,三禾科技的市值从之前的5.9亿元缩水至当日的不到300万元。由于1月16日起的涨跌幅限制,其股票申报价格不得高于前收盘价的200%,且不得低于前收盘价的50%。所以,即使每日维持涨停,恢复到之前的价格需要不少时间。交易数据显示,1月16日至19日,三禾科技每天均成交了一手,股价则从0.1元/股涨至1.6元/股。

1月15日晚,全国股转公司连发三则公告,对投资者“上海璞略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张志萍”、“孙革”采取自律监管措施。监管公告显示,“上海璞略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张志萍”账户在参与集合竞价股票“三禾科技”交易的过程中,于收盘集合竞价时段以严重异常价格成交,严重影响相关股票收盘价格。“孙革”账户则在参与集合股票“赛科星”交易的过程中,多次以严重异常价格申报。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璞略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和“张志萍”两个账户并不是首次违规。“上海璞略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之关联账户及“张志萍”账户曾于2017年5月22日被全国股转公司采取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的自律监管措施,并于11月28日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监管措施。根据相关规定,此次违规行为属于可从重实施自律监管措施的情形。

全国股转公司指出,上述行为违反了关于“申报或成交行为造成市场价格异常或秩序混乱”的规定,构成股票交易违规,且情节严重。根据相关规定,对“上海璞略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张志萍”、“孙革”采取限制证券账户交易的自律监管措施。限制证券账户交易期为三个月,自2018年1月16日至2018年4月16日。

完善配套细则

虽然首周交易并没有出现市场期盼的爆发,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新三板已在交易制度改革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随着交易数据的积累以及市场参与者对规则的熟悉,市场交易活跃度有望逐步提高。

“短期来看,市场需要一到两个月的适应期,交易各方均需要一个熟悉消化的过程。”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认为,新的交易规则对市场将产生积极影响,最大的意义在于将使得成交价格更加公允。过去由于协议交易价格的公允性体现不足,不少金融机构不敢过多介入。随着定价机制的逐渐完善,更多的机构投资者有望入场。这将是一个资金逐渐介入的过程。

“今后几个月时间,市场交易并不在于要表现出多少交易量,而在于积累交易数据,引导下一步交易。”企巢新三板学院院长程晓明认为,新的交易制度对新三板是重大利好。一方面,竞价交易的引入后,不少企业的股价出现大幅波动,但这其实也是一个“挤水分”的过程,将过去“手拉手”交易形成的价格水分挤掉后,市场更具投资价值。另一方面,除了竞价交易,盘后协议“大宗交易”对流动性改善同样意义重大。随着“三类股东”问题的明确,做市转让企业对交易的顾虑逐渐消除,盘中做市转让配合盘后大宗交易将大幅提升流动性。这有望成为新三板未来的主流交易方式。

除了交易活跃度提升以及数据积累需要时间,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存量资金规则已经发生改变,但流动性大幅改善还为时尚早,需要交易细则及配套政策方面继续完善。

“此次交易制度调整的初衷和着眼点在于完善新三板市场价格发现机制,但交易新规仅改变了市场存量资金的游戏规则。”天星资本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张晓昱认为,与之前协议转让相比,目前的交易制度限制了不合理交易、价格操纵和利益输送等情况的发生。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股权分散程度较低、投资者人数不足、投资者类型单一的市场环境下,单纯依靠交易制度调整,难以完全解决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付立春认为,新的交易制度有利于推动新三板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但其对流动性实质性的改善比较间接。根本而言,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是由市场参与资金体量和资金转化率两方面因素决定。目前新三板投资门槛没有发生变化,新资金也未被大规模引入。短期内流动性大幅改善的基础尚薄弱。对市场而言,新规细则有待动态完善,通过交易数据的积累和交易行为的实践去发现问题,并不断做好投资者教育和市场服务水平提升,逐步推动流动性难题的解决。

相关阅读